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5565 3
2014-12-06

        凭借着科技的力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收集数据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分析师每天与这些“大”数据打交道。在游戏行业,我们拥有成熟的AARRR模型,从获客、活跃、流失和留存、收入到用户传播建立一个完美的闭环。除了常规指标,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还会建立很多临时指标来辅助分析,面对这么多统计的数据,我们会好奇这些指标或者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以及相关程度如何,这就用到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相关分析。

        在统计学上,用相关系数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的符号(+/-)表明关系的方向(正相关/负相关),其值的大小表示关系的强弱程度。下图是对相关系数的一个解读。

表1 解释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的大小一般解释
0.8~1.0非常强的相关
0.6~0.8强相关
0.4~0.6中度相关
0.2~0.4弱相关
0.0~0.2弱相关或无相关

        下面列举几个游戏中进行相关分析的应用场景。

1. 玩家付费能力

        评估一个玩家的付费能力与哪些因素相关,相关程度如何?

1.png

        与一个玩家的付费能力相关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游戏时长、游戏频次甚至游戏中好友数。这些或多或少都与付费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需要注意的是,像性别这样的定类变量不支持下面案例中的实现,需要点二列相关系数。

2. 游戏收入

2.png

        与游戏每天收入可能相关的因素有付费人数、活跃玩家数、付费率、ARPU、道具销售数量、道具价格和玩家总时长(日玩家总时长),哪些因素与收入相关程度密切,哪些因素相关只是偶然性呢?这些在接下来的案例会详细探讨。

3. 道具销量

3.png

        游戏中要进行相关分析的地方远不止这三个场景,理论上各个因素都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相关系数反映相关程度,还是建议不要盲目分析,在不同时间段,根据自身的分析目的进行探索式分析和验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相关分析的案例,工具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虽然Excel也可以进行相关分析,但是只列出相关系数,不能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所以推荐使用SPSS。

        首先,整理好要分析的数据,这里收集某游戏两个月内每日收入、玩家数、日付费率、付费人数、道具销售数量等数据。

4.png

        选择分析->相关->双变量,然后选择要研究的变量如下图:

5.png

        点击确定后得到分析结果如下:

相关性
日付费率付费人数道具销量玩家数收入
日付费率Pearson 相关性1.976**.542**.070.961**
显著性(双尾) .000.000.586.000
N6262626262
付费人数Pearson 相关性.976**1.558**.276*.954**
显著性(双尾).000 .000.030.000
N6262626262
道具销量Pearson 相关性.542**.558**1.195.609**
显著性(双尾).000.000 .129.000
N6262626262
玩家数Pearson 相关性.070.276*.1951.142
显著性(双尾).586.030.129 .272
N6262626262
收入Pearson 相关性.961**.954**.609**.1421
显著性(双尾).000.000.000.272
N6262626262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结果稍微复杂了些(SPSS结果显示比较全面,有些指标不需要关心),我们只选择我们需要的数据来看,只看最后一行(蓝色部分),即收入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从上图结果可知,收入与日付费率和付费人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和0.954,具有强相关性。收入与道具销量相关系数为0.609,为中度相关。显著性均为0.000远小于0.05,说明分析结果显著。而收入与玩家数(日活跃)相关系数为0.142,弱相关,从显著性检测结果0.272来看大于0.05,说明玩家数对收入相关性不显著,两者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上面例子中的分析结果并不代表整个游戏行业的数据表现,本文只是传达一个分析方法,在游戏运营中多做一些探索式的相关分析,说不定就能发掘出很大的价值和规律。此外,相关分析只是分析变量之间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如何,并不代表变量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就像卖冰棍和发生火灾数有很大的相关性,但他们都与温度高(夏天炎热)有关联一样。接下来的文章会讨论回归分析,用数据模型量化这种相关关系,并做一些预测。

      



via:中国统计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6 19:11:27
感谢胖胖版主实例讲解,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1:17:39
感谢楼主~~~求问还有下一章的讲解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3:33:34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