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有个同学问我这个问题吗?
新古典的问题太多了。
经济学谈不上什么严谨。刻意地模仿自然科学是没有用处的。
就是你系统动力学,泛函弄得再好,一个搞经济的控制理论比自控系专业都厉害,比数学专业的都强大。还是没有用。
跟学科本身的研究对象有关系。
说句老实话,所谓经济学家绝大部分都是半吊子的数学,据我所知,经济学家对数学的掌握是很糟糕,除了一些全球那么几个顶尖大学的顶尖人物以外。不过话说回来,那种经济学家也不是经济学家了,就是数学家而已,好比nash,nash谈不上是经济学家,我从来就没有认为他是经济学家,一直把他看成和诺伊曼一样的数学家。
经济学,经世济民之学,古典经济学是叫国民经济学。国富论就是国民财富之论。脱离了这个目的,毫无意义。
南开大学柳欣教授有句名言,我很赞同:经济学在理论都是正确的,不过拿来理论联系实际就不对了。
大意如此。
今天的新古典经济学快变成一种无意义的研究,甚至就是为了包装意识形态的无意义的所谓的“科学”研究。
我从来就没有把经济学当成一门什么科学,那太搞笑了。至于经济学追求严谨,如前所述,更搞笑。
我倒觉得,新古典越来越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为了神而存在,充斥着一根针尖上能够容纳多少天使这种无意义的论证。
当然,我说得这是它存在的问题。
有人靠这个混碗饭吃,也无可厚非,总比贪官污吏强百倍,也比某些学科更有价值,如xxx后省若干字。
不过有人宣称新古典可以解决现实问题,我会坚决地鄙视他。不是从智商上鄙视,就是从人格上鄙视。
正是这种种情况,所以国外才出现了Post-Autistic Economics Movement。对新古典的批判,那更是不绝于耳。
我为什么认为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是值得吸收的。
第一,历史性
第二,社会性
第三,动态地非均衡分析
还有一条是批判性。
新古典目前这种无用的态势主要应该归罪于马歇尔。不过很有意思的,马歇尔的嫡系,凯恩斯与其弟子罗宾逊夫人都是坚决反对新古典的,目前比较有名的传人是罗宾逊夫人之弟子 研究演化经济学的霍奇逊教授。
马歇尔把以上古典经济学必然考虑的前三点都剔除掉了,模仿自然科学,以笛卡尔牛顿体系为模板,想为经济学在科学界中获取一定的地位。实际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真实名称是瑞典中央银行经济科学奖,这与生物化学物理奖是有本质区别的,反而跟文学奖类似,在科学界是无足轻重的。
我记得德布鲁获得瑞典中央银行经济科学奖时,有人问他一个现实的经济问题,他的回答是不知道。当然,这也是他严谨的表现,不过,也反映出新古典的无价值。
这样的结果就是,新古典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方向错了,怎么做都是错。号称独立公正地“科学”地实证研究,变成了一种夹带了无数意识形态私货的宣传品。
就拿博弈论来说,研究60多年了,有什么价值?我告诉你,博弈论对于现实的应用根本是无价值。博弈论的推导里面有很多逻辑错误,你想当然地接受它,你当然是看不出来的,好比backward就是不符合逻辑的方法,根本就是错误的。你说我胡说?那你应该再多查一些文献,看看为什么backward是错误的推理。其他错误不一一列出。
而路径依赖又导致经济学界的既得利益集团不会轻易改变几十年来的研究范式,那不是砸自己的饭碗跟权威吗,是我我也不干。这就如同伽罗华尘封百年的群论的道理,如同法国数学因20世纪初的那些权威的独断而导致繁荣了几百年的法国数学最终衰落的道理。
古典经济学不同,具有思想的原创性与绝对的目的性,就是为了研究实际问题。
所以,我觉得,回归古典经济学,接轨现代自然科学,才是未来经济学的正途。
目前我最感兴趣的是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结合,那必然是一片新天地。
我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解,正好昨天读完 资本论第一卷,写了点小结。
发来给你看看。
马克思经济学跟新古典比较起来,最大的弱点其实倒不是自由阿,民主啊,这些东西。最大弱点在于,这一门学科的体系性太差了。
到现在为止,根本拿不出一本能跟MWG或罗默宏观,萨金特宏观相媲美的发展过的体系性的典籍。
在国外是激进政治经济学,不成系统的,搞来搞去就一个roemer公理化成体系了,但还是新古典马克思,至于在苏联中国都被禁锢,服务政治,无法发展。
据说日本的马克思经济学全球第一,结果伊藤诚森岛通夫也没有出过什么系统性的书,全是研究一个专题的专著,如货币金融或转形问题。
结果连本好点的系统点儿的书都没有。
还得读原著。但19世纪的范式 ,就其研究方式来说,毕竟落伍了。虽然资本论中的描述对照目前的中国非常相似。
如果马克思经济学再不改革,淘汰是不可避免的。
西马是别人玩剩下的东西,捡过来照搬,也没什么用的。连roemer自己都说,他弄的新古典马克思他自己都不玩了。
我唯一看好的就是将马克思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结合。我对这个方向非常感兴趣。
无论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多么博大精深,没有发展没有传承的停留于100年前的僵化的学派一定会死亡。
我读完资本论第一卷了,我对辩证法真的是没有多少兴趣。不是说辩证法不好,而是辩证法太粗糙,不适合于做现代的研究工具。
粗糙是所有哲学的共性,所以不会有什么严谨的研究者会用什么哲学工具来做学术研究,那太傻了,让人笑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2 3:23:4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