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講的是台灣學術界的秘密,不想看的請不要看,因為會讓你完全幻滅。
本文是因應e-view版的網友反應所以我才寫,在台灣其實已經有人出書叫做研究生生不如死用詼諧的漫畫手法表現出,而這個內容其實就向在台灣當兵老兵欺負菜鳥一樣,不被允許可是已經是各處的通病,所以大家的心胸要稍微放開典欣賞。對了不要問我是哪間大學的學生讓我享受一下所謂的保密條款吧。
台灣學術環境是這樣建立的,教授最高,其次是副教授,講師或是助理教授及博士班學生(不同學校有不同的見解在概念上助理教授比講師大,但實際上卻是相同的,而她們的地位在台灣也和博士班的學生相同),碩士班學生,最底層大學生。
在台灣大學生是整個學術研究的最底層,人數最多但是她們的研究基本上只是當做砲灰或是資料蒐集的一環。實際上真正在學術研究的中堅力量是博士班或是碩士班的學生。
而最頂層的是教授,教授和副教授之間雖然只差一個字,彼此之間實際上的研究可能副教授更高,但是在台灣教授卻是整個學術圈中最強大的力量,打個比方假如你寫了一份報告所有的副教授都不認同,但是有一個教授認同,那麼所有的反對全部都作廢,而在教學評量上面(最近在台灣鬧的沸沸揚揚的學校評鑑,政府的主觀單位用以評鑑各大學是否合乎教學標準的重要評量)只要你系上有教授等級的老師基本上不會太差,而教授並不是單一系承認而已而是一個共通的承認,例如醫學系的教授講的話也是被電機系所接受的即便她們的差距頗大。
台灣大學在教學上面是這樣分布的,大學生受教育,教授負責少部分的課程,副教授和其他講師階級負擔大部分的課程,而這之中碩士班學生擔任大學生和教師之間最重要的橋樑和擦屁股的助教,在大學當中像是工科的學系機器很多教授不可能一一指導,於是就由教授指導研究生(碩士班的學生在台灣統稱研究生和博士班不同博士班機乎都是擔任講師階級的工作),而由研究生負責指導全部的大學生如何操作機器,假如發生一個教授只有三個研究生卻有一兩百個大學生要指導,大家可想而知這之中研究生的負擔有多大了。而這對於台灣的研究生環境還算好的,有的研究生還必須進行教學,像是老師請假他的課程就由研究生負責教學而這個狀況是常態。
前面我們講了台灣學術構成,線在我們講一下台灣研究生必須負責的事情,批改考卷,跑腿,對帳,上課(對大學生上課),系務處理,出席研討會充人場,跑資料資料收集,位教授攥寫論文發表等等,基本上教授除了按照學校時間上課之外的事情研究生必須全部負責,系上所有工作也必須由研究生全部負責。
而研究生所獲得的相對應報酬,通常是在幾千塊左右一個月有的人是一毛錢都沒有,每日工作時間是24小時。
在台灣大學研究生之間的關係是畢業的關係,研究生要畢業必須找到依名指導教授由他指導你的論文,這樣才能畢業,而在台灣普遍的學術環境當中,質疑老師的教學對錯是完全不被允許的!
在一般普遍的想法當中,大學的副教授以上的教師在學術上和教學上是有相當的權威,也就是研究生不會不懂的,教授她們一定懂,可能不會操作但是看的出問題在哪,可是是錯誤的,大部分的教授或是副教授,對於軟體機器都是不懂的,有的聯資料的結果也不會看,採買了最新的機器就直接找一個研究生負責,要求他自己看說明書要會,要懂,要能夠處理一切相關的問題,當日後這名研究生畢業了,新來的研究生不會就要求他去找之前那個不知道去哪一國的研究生處理,研究生的資質有好有壞,只能說普遍比大學生好,當然有的研究生可以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完美的產出資料和論文(這種人通常都繼續深造博士或出國),可是更多的研究生卻是需要指導的。
可是在台灣並不是這樣,當一位研究生拼死拼活到處找關係想辦法解決問題跑出結果之後,台灣的指導教授就會說,在他的指導之下你完成了這個工作,沒有他的指導你根本做不出來,可是事實上他連資料的問題在哪裡他都看不懂。
從此各位也會發現一個問題,當過碩士生的朋友都了解我們在跑資料或是做實驗的過程當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奇怪的東西,而這些結果可能是重要的發現也可能只是錯誤的操作,舉個例子在所有資料正常且操作無誤的狀況下可能有人會發現失業率和某些過去從來沒發現的指數有相關性,當然更多時候可能是你的操作錯誤,可是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當一位研究生發現這種狀況大多數會認為自己錯誤,在尋找相關的狀況後自行修正,而在經過這些處理之後依然發現這種重大的發現時,就會向指導教授提出然後進行討論,想當然爾這位研究生應該會在學術界佔有一席之地。
可是在台灣不是,在台灣這種重大的發現,如果正確的話版權相關的全部都是由指導教授所有,運氣好依點研究生只有掛名而已,差一點連掛名和獎金都沒有,所獲的的只是延遲畢業繼續幫老師做研究,白話點講,你出力不眠不休甚至整個過程都是你獨立從發現想法發覺到整個論文完成,老師沒有出力可是結果卻是老師獨自獨享所有的名利。
不要懷疑再臺灣學術界過去就曾經發生在一個諾貝爾獎上面,時間久遠我已經忘記是哪位教授,但是事情是有個研究生再進行這個研究發現了一個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的重大發現,結果卻被那位教授全部獲得,而這是在台灣學術界很多人都知道卻不會講出來的事情,假如發生這種問題你提出疑問,下場就是你被學校退學他完全無動。
其實在台灣有句話說這個叫做磨練,很多人都可以認同特別是在出社會後,假如你去一間公司上司要求你要使用你不會的東西來做出成果,這個我會認同,因為這是工作你只能怪你的能力不行,找工作本來就是這樣,可是這是在學校老師要求你會連他自己都不會不懂的東西,我們到底是去學校學習還是去學校上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