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依北风 发表于 2014-12-22 10:05 
计划经济是一个专业术语,有固定的运作特征,符合的才是,不符合的就不是。
不是叫个多少年计划的名字 ...
所谓计划体制,本质上是以少数人的头脑代替多数人的头脑,少数人决策代替多数人的决策,个人和企业都只能作为工具意义上的存在,个体生命的色彩和创造力将被无情的窒息掉,因而是与个体自由和个人发展的多样性背道而驰的,而不管其机制被设计的如何完美。
计划机制的价值和生命力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基国和苏联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如果能证明什么的话,毫无疑问的是证明了计划体制的无效和失败。一种机制的生命力就在于只要有机会出现,不管是暂时的成功或失败,它总会将自己核心的意义和价值保存下来。这么多年的计划体制除了留下一个无处不在的贪腐政1府,我不知道它还有什么积极的印记和影响?
计划体制,如果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对人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平的要求是难以想象的。计划体制得以实施的前提,就是物质消费和生产只是作为人类生活的次要方面,个人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主要地集中于道德和精神领域。而个体服从于物质生产计划的安排,就像休息要躺在床上、内急要进厕所那样习以为常而又不以为意。这样的条件要何时才能达到?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回计划体制几乎就是毫无根据的臆想。如果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真的到了能够实施计划的程度,估计那个时候再提什么“计划”是会要被人耻笑的。因此,计划体制这个东东,在没有条件实施的时候强行实施它就是个祸害,有条件实施的时候,它却毫无意义,变成了笑话。
帖主也指出“杜车别指过,物质力量越大,就越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素质才能驾驭,否则就像他比喻的三岁小孩玩机枪一样危险”,这不是明显违背了帖主前文中“计划经济对人的道德水平没有什么要求”的观点吗?
至于杜车别(似乎是帖主的偶像啊),我觉得他还是去他喜欢的历史领域继续诡辩比较合适,掺和的领域多了,免不了会暴露思想的贫乏和偏执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