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两个朋友,都有不错的发表,有多不错这里不透露。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人交往不冷不热,看不出情绪的大波动,很少熬夜,起居正常,上课认认真真,但是除了规定的答疑时间学生基本找不到他们的人。没有多少兴趣爱好(就算有也不跟你说),自己领域的论文搞的烂熟,但除了自己领域的论文基本不会去看一眼。几乎从不上网灌水,微博微信很久才会出来发个图说句话。
上述2位学者,我挺赞同、挺欣赏-------假设我当老师,会教导学生向他们2位学习的,要有80%的成分象他俩。
但,我不喜欢上述2位的风格,觉得,这样的学者很象工匠,很象医生,很象得体的体面的中层干部,通常搞不出创新成果的。
-------学术学问,对他俩这样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职业,只是一种职业技术,只需要干一行、爱一行------来爱的是这种职业,而并不是爱真理爱正义。
创新,并不在于智力、知识、技能。在于一种偏爱,偏好,对学问的无功利(但,并非排斥功利)的兴趣爱好,就是喜欢这个,就是喜欢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