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家素质的内涵
企业家素质是指作为企业领导者的企业家要管理好企业应具备的素质,企业家所具备的素质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企业家能力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者,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必须把提高企业家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在过去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过度追求空洞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社会责任,而忽视了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企业家的素质除了包括身体素质和知识素质外,还要包括经验素质、品格素质、社会责任感以及能力素质。
二、我国企业家的素质现状
(一)形成了一批具有优良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统计数据,从教育程度来看,企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在市场经济的磨练中,企业家们形成了以下优良特征:一是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二是企业家的胆量、谋略过人,勇于开拓创新,实现企业的超常发展。三是拥有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很多企业家把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并运用于实践,产生了良好效果。
(二)在实践中也凸显了我国企业家素质所存在的缺陷
1、文化素质的缺陷。首先,文化素质偏低;其次,知识趋于老化;再次,缺乏走上国际舞台的重要素质。
2、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素质的核心内容但从总体上看,一方面,中国级企业家和世界级企业家在原创上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创新型企业家数量太少。
3、缺少国际工作经验,竞争力不强。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太长,市场经济本身还不太成熟,企业家所接触到的方面、范围、所处理的市场关系等,总体上看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提高企业家素质的对策
(一)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提高企业家素质的途径
1、建立企业家资格制度,这是衡量企业家专业水平重要途径,是确定企业家待遇,稳定企业家队伍的方式,逐步实现企业家职业化的重要制度建设。
2、积极创造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完善的法律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稳定的政策环境,规范的行政环境,宽松的舆论环境。
3、改善市场环境,市场是企业家活动的舞台,但目前在这方面还不健全,产生阻碍的地方不少。
4、建立公开合理的激励机制,稳定企业家队伍。一是实行年薪制,企业的规模、效益是企业家的收入衡量基础;二是实行重奖政策,对经营业绩显著的企业家,要给予重奖。
5、建立、完善企业家培训制度,建立包括小型企业管理人才、规模企业经营人才、高级经理人才培训在内的梯级培训制度。
6、应建立、健全企业家的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机制,企业家的约束机制包括制度约束机制、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以及市场约束机制。
(二)从企业家自身的角度上分析提高企业家素质的途径
1、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
2、完善道德素质,主要是指企业家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优秀企业家能使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3、提升个人能力,包括持续学习的能力,增强创新的能力,走上国际舞台的能力。
(本帖由楼主整理自《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