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岁票房_重返20岁电影完整版_重返20岁影评
电影《重返20岁》以暖心风格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追忆,很多人都在重返20岁后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亲人和重拾对亲人的关心和呵护。所以对于重返20岁票房,我们不用猜都不会差的而且还会是很好的。重返20岁电影完整版在网上是没有的,有的也是镜头摇晃的,所以还是和家人一起去影院感受感受吧。重返20岁影评也跟大家了解了解。
《重返20岁》8天票房超1.7亿 走心暖心观众买单
华策影业联合出品的合家欢喜剧电影《重返20岁》上映8天票房已经超1.7亿,这部电影也注定将是华策影业投资的作品中一部票房和口碑双赢的佳作。在票房一路高涨的同时,《重返20岁》以浓浓的暖心亲情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温暖了无数观众,口碑以星火燎原之势火速蔓延。在2015的开年,“带妈妈看一场电影”成了最美好的事情,很多人在自己看完电影后,纷纷#带妈妈重返20岁#二刷电影。
“如果重回20岁,你已在我生命里。”这是一位观众在看完《重返20岁后》,问妈妈“如果能重返20岁,你最想做什么?”,妈妈给他的答案。
电影《重返20岁》最令人欣慰的一点,或许就是拉近了无数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每天忙于工作的儿女们很少有机会和父母交流,尽管他们是多么想多尽一份孝心,而他们的父母又是多么想念自己的孩子。《重返20岁》恰恰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不仅可以和妈妈一起看,还可以和妈妈一起聊。
“也许你还没有老过,但谁还没有年轻过”。如果妈妈能重返20岁,最想做的又是什么呢?
“我很早就怀孕生子,还不太懂事。如果能再回到20岁,不会整天忙着玩,而是要多陪陪你。”
“我不想回到20岁,因为那样可能就不会有你了。”
……
“如果能重返20岁,我还想做你妈”。
这些令人感动的话就出自看完《重返20岁》后,妈妈和孩子的对话。对于我们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中国人一直都羞于表白心中的感情。而《重返20岁》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告诉对方,你永远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华策影业选择投资《重返20岁》,也正是看中了片子的内涵。因为走心,观众会感同身受,因为关怀,观众会倍感温暖,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人和人的信任却渐渐缺失,心和心的距离渐渐拉远,而《重返20岁》这样的电影,让我们在笑和泪之中,影片的内与外,体会人间最美的真情。
重返20岁影评:水土不服,难以轻松“重返20岁”
电影《重返20岁》和韩国电影《奇怪的她》是同一剧本、两个版本,韩国那个后来成了喜剧票房冠军,中国这个却票房尔尔。《重返20岁》涉及了老有所依和婆媳关系。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很多家庭中都不轻松、喜剧不起来。
电影《重返20岁》的“出身”有点奇葩,和韩国电影《奇怪的她》是同一剧本、两个版本,像一个“母鸡”下了俩蛋:给韩国一个,给中国一个。韩国那个后来成了喜剧票房冠军,中国这个晚生了一年,刚到,所以“重返”的起点不低,也有“东风”可借,而且“重返”比同为青春题材的《匆匆那年》和《微爱》更搞笑,理应能振奋一下元旦后的影市;但指望“重返”像《奇怪的她》那样全家共赏,也在内地弄个冠军当当,难度就太大了,毕竟韩国的本子再好,到了中国也难免水土不服。
《重返20岁》涉及了老有所依和婆媳关系。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很多家庭中都不轻松、喜剧不起来。在《奇怪的她》中,这不成问题,而且我们也习惯了韩剧中的家庭伦理,尤其是婆媳间的打打闹闹,无非“刀子嘴豆腐心”,最终全成“逗你玩儿”;但当电影把“老外”换成了“老内”,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所以“重返”的笑点背后,就藏着可能触景生情的“刺激点”,甚至是泪点,就未必能让咱们的观众全家乐呵呵了。
《重返20岁》中,孙子爱上了“回春”的奶奶是最大的看点,也最啼笑皆非。但对这个看点,同样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咱们常说——现代人的观念越来越开放了,但实际上得分什么观念——像爱情观、婚姻观是越来越人性、越来越“举重若轻”了,但家庭伦理呢?长幼关系呢?就未必如此,所以虽然越来越多的家庭、老少间像朋友、甚至“没大没小”,但也还有很多家庭从来是“有大有小”的。
“重返”里情窦初开的孙子,因为不知道那美女是自己奶奶“变”的,所以“好逑”了——这没问题;问题是主创这么搞剧情,虽然很搞笑,但用传统观念看,这不是“胡搞”也是胡闹——全家人看,就难免会尴尬。要知道,看着不尴尬的才能老少皆宜,想想武媚娘为什么要被“切胸”。孙子“爱”上奶奶成胡闹,这也注定了“重返”的人气不可能爆棚。
另外,“重返”的时间不对、档期也不好。对“老男孩”和大叔大婶观众来说,元旦小憩刚过,春节大假还远,正是将一年的工作冲冲刺、收收尾的阶段,所以很难拿出心思进影院去做那二十岁的“春梦”,而90后的学子们又赶上期末考试。假如这个片子放到春节档、情人节档,放在大伙儿从容地谈谈情、叙叙旧的时间和氛围里,也许观影效果会更好。
作为商业片,《重返20岁》的创意是好的,大胆而新颖:重返20岁,就是重启了人生,人生从此有了多种可能,故事内容也有丰富的选项;但主创的选择,对咱们本土观众而言,还是显得格局太小、冲击力太弱——如果能重返二十岁,你最想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最吸引人的——看看咱们“土生土长”的喜剧《心花路放》和《泰囧》,如果你是那主人公,你所想所做的,无非也就那样,所以这俩片子火了,相比之下,《重返20岁》虽有了个很好的创意抓手,却没挠到最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