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 |
| 第一章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概论 一、关于投资银行 二、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 ·类型及特点 ·职能定位 ·效用 三、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历史发展 四、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中的角色内容 ·作为收购方顾问的角色 ·作为出售方顾问的角色 ·反收购策划的角色 五、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流程 ·产权投资商业务 ·并购顾问业务 六、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机构建设和工作作风 七、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收入 ·财务顾问费 ·过桥融资费 ·产权买卖价差 ·风险套利 八、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存在的问题 ·法律和道德 ·竞争 ·社会评价 ·内部管理 |
| 第二章 公司并购重组:基本思路及一种经典型式 一、公司并购重组的基本思路 ·公司分拆 ·资产剥离 ·所有权和控制权转移 ·合并 ·收购 ·标购 ·合资联营 二、公司并购重组的一种经典型式: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盛行的背景 ·金融工具 ·杠杆收购的融资体系 ·杠杆收购的价值来源 ·对杠杆收购的批评 ·一个典型的杠杆收购案例 ·投资银行在杠杆收购中的角色 三、我国困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八种模式:做法与评价 |
| 第三章 企业战略:理论与策划 一、经典的战略理论: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分析框架 ·产业结构分析:五种作用力与结构因素 ·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标歧立异和目标聚集 ·经典战略理论的评价 二、综合的战略理论 ·加强型战略:市场开发、市场渗透和产品开发·扩张型战略:多元化和一体化 ·防御型战略:收割、合资、剥离和清算 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战略制定框架 ·战略分析阶段:EFE矩阵、IFE矩阵和竞争态势矩阵 ·战略选择阶段:BCG矩阵、SWOT矩阵、SPACE矩阵、大战略矩阵和指导性政策矩阵 ·战略评价阶段: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
| 第四章 目标企业并购价值评估 一、前提、概念 二、贴现模式概述 三、贴现模式之一:现金流量贴现 · 价值评估框架 · 运用实体现金流量贴现模式确定目标企业并购价值 四、贴现模式之二:收益贴现 · 引入 · 现金流量贴现模式与收益贴现模式的比较 · 收益贴现模式的特殊形式:收益资本化法 · 市盈率评估法 五、市场模式 · 上市公司之估价 · 非上市公司之估价 · 案例法:从并购市场上寻找可比案例 六、资产评估模式 |
| 第五章 公司并购中的财务问题 一、企业并购的性质 二、购买法 · 购买法的特点 · 购买合并中的会计工作 三、联营法 · 联营法的特点 · 股权联合中的会计工作 · 换股比率的确定 四、购买法与联营法的比较 · 购买法和联营法的经济影响 · 购买法和联营法的理论依据 · 联营法的应用条件 · 企业合并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 五、购买法在我国的应用 · 企业兼并的基本程序 · 企业兼并中需编制的会计报表 · 会计档案的移交 · 会计制度 · 企业兼并的会计处理 六、联营法在我国的应用 |
| 第六章 反并购:策略与运用 一、绪言 二、反收购:策略与运用 ·建立合理的持股结构 ·发行特种股票 ·公司章程设置反收购条款 ·作为反收购策略的公司重组 ·金降落伞、灰色降落伞和锡降落伞 ·帕克曼防御 ·寻找白马骑士 ·雇请鲨鱼观测者 ·防御性合并 ·刺激股价涨升 ·公关与论战,争取舆论支持 ·控告与诉讼 三、案例分析 |
| 第七章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一、并购重组中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形 二、并购重组过程中投资者利益受损和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实质 ·大股东利益取向与中小股东利益的背离 ·内部利益取向与股东利益的背离 ·中介机构及投机者利益取向与股东利益的背离 ·政府利益取向与股东利益的背离 ·企业管理层认识及判断失误、资本经营能力欠缺与公司发展及股东利益的背离。 三、并购重组过程中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 |
| 附录:A、中信泰富的启示:并购重组和十年超常发展 B、波音兼并麦道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