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篇 科技在换代
章 网络的三波冲击
节 网络的波冲击:移动通信网络取代固定电话网
第二节 网络的第二波冲击:数据业务取代话音业务
话音占比趋势性下降
短信业务断崖式下降
数据业务占统治地位
第三节 网络的第三波冲击:无所不在的物联网
第二章 硬件的三波冲击
节 硬件的波冲击: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
第二节 硬件的第二波冲击:移动终端取代个人计算机
第三节 硬件的第三波冲击:多屏争艳
智能可穿戴设备
智能电器
车联网
未来的硬件材料:石墨烯
智能时代
第三章 软件的三波冲击
节 软件的波冲击:AndroidiOS取代Symbian
第二节 软件的第二波冲击:移动操作系统取代桌面操作系统
第三节 软件的第三波冲击:移动APP取代PC应用
第四章 应用的三波冲击
节 应用的波冲击:通信的移动化
第二节 应用的第二波冲击:媒体的社会化
社交媒体兴起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
第三节 应用的第三波冲击:世界的网络化
信息入口之争:通往数字世界的门票
服务场景之争:从粗犷到精细
线上线下融合
小结 构建数字世界
中篇 科技延伸媒介
第五章 科技改变信息承载方式:从文字时代到形象时代
节 前印刷时代:语言承载信息
第二节 印刷时代:文字承载信息
第三节 后印刷时代:形象承载信息
第六章 科技改变信息传递效率:从1到N传递到N2传递
节 新技术实现N对N的传播模式
第二节 去中心化、无边界的媒介传播形态形成
第七章 科技改变信息含量:从经验时代到大数据时代
节 经验时代:每个人都是摸象的盲人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信息量从样本变为全息信息
全息信息数据采集技术
思维方式的改变-从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经营
奥巴马团队的大数据战术
大数据与影视剧的联姻
孩子王-有温度的数据
第四节 数据资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八章 科技改变信息传递结果:从不透明到透明
节 技术推动信息透明
信息的公开化
信息获取途径便捷化
被监控的世界
第二节 信息透明化的结果
从"前喻文化"转向"后喻文化"
"毁三观"的年轻人
顾客真能成为上帝吗?
隐忧:无法遗忘的时代到来了
小 结 媒介延伸,我们也延伸
"舍近求远"的现象越来越成为生活的新常态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宅"一族
软硬结合带来改变
下篇 媒介更新人文
第九章 媒介更新思维方式:从理性时代到感性时代
节 感性时代形成的三大推手
感性的种子-形象展示技术
感性的土壤-丰富的物质基础
感性的催化剂-煽情的媒介
第二节 感性时代的表象
选择的原则:服务体验
决策的依据:感性元素
直接表达情绪
强烈的社交需求
第十章 媒介更新时间感:从慢时代到快时代
节 快时代形成的两大原因
科技点燃"快"的火种:视频画面的快速切换
媒介吹燃"快"的火焰:信息加速增长
第二节 快时代的表象
速度加快
频率增高
一心多用
第十一章 媒介更新空间感:从科层时代到扁平时代
节 科层制优势在新时代的滑落
第二节 扁平时代的两个铺垫
技术发展的扁平化
媒介传播的扁平化
第三节 扁平时代的表象
人际关系扁平化
组织结构扁平化
思考和学习扁平化
第十二章 媒介更新目标感:从奋斗时代到娱乐时代
节 娱乐时代的两大驱动力
技术驱动力
媒介驱动力
第二节 娱乐时代的表象
工作娱乐化
教育、学习娱乐化
生活娱乐化
小 结 科技与媒介更新,催生"自我"时代
以"自我"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以"自我"为中心催生新的世界
结束篇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平衡
定位:我在哪里
趋势:我到哪里去
融合:我与我们的平衡
鸣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