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发文的在校生占作者总数13%,有人知道他们都是什么大牛人物吗?
附:
在校生占作者总数13%,普通高校开始崭露头角
记者:有一些青年学者反映,《中国社会科学》在他们心中是难以企及的,想投稿又底气不足。《中国社会科学》是不是只发名家名流的文章?
答:我愿意在此重申,《中国社会科学》在审稿和用稿上坚持对所有作者不分资历、不看背景、一视同仁,不为作者的地位、职称等因素左右,始终注重培养青年学术人才,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努力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带头人的重要培养平台。
就以“职称”作为分析对象,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的作者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作者只占总数的六成多,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作者占总数的12%,在校生(包括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到作者总数的13%。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的178位作者分布在69家单位,既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也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既有全国重点高校和著名科研机构的学者,也有地方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没有集中出现在某些单位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稳居发文量前几位的一些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发文总量相对减少,部分实力上升较快、以前较少有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的普通高校则开始崭露头角。这反映出《中国社会科学》自2012年改月刊后,作者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和分散。
来源:http://www.nssd.org/article.aspx?id=2297
作者职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