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存在泡沫已经被业界认定,但是泡沫并非就是坏事,特别是有些风险投资公司反而喜欢泡沫”,投融界一位融资专员解释说,“泡沫可以让有价值的互联网项目获得更高的估值。另外,在泡沫之后,有价值的项目往往能够独占鳌头”。
投融界这位融资专员的分析有一定道理,因为互联网投资历史上,多次证实过这一论断。例如是1995年-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投资泡沫,让谷歌、苹果、微软、雅虎等一批公司很快完成了超越,成为近十年互联网以及信息科技的领军企业,当然,泡沫酝酿之前,投资这批企业的投资人也在泡沫之后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说,无论是PC还是移动互联网,泡沫并不可怕,没有找到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才可怕。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有价值的互联网项目呢?哪些互联网项目才有价值呢?风险投资公司认定一个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特别是在泡沫生成的过程中,选择互联网投资项目,看什么?
作为专业的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投融界不仅拥有通过工具匹配项目和资金的能力,同时还拥有一支理论深厚以及经验丰富的投资指导专家团队,这支团队对投资项目有着精准的估值能力和判断能力。结合众多专家的意见,投融界认为,在当下互联网泡沫生成的过程中,风险投资公司选择互联网项目,应该“看”如下几个方面。
看团队
互联网投资的热点轮换正在加速,昨天还是社交电商,今天就是交通医疗,况且大多数的项目都处于资金投入阶段,抑或是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商业模式,在这种行业环境之中,一种投资策略就是扩大项目储备,赌“总有一个项目能大赚”,这无疑是一种冒险型投资。还有一种策略就是寻求优秀团队,“项目是死的,人是活的”,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的热点轮换,改变团队的发展方向,实现一个团队可以诞生无数项目的格局。这一策略,更加适合在泡沫环境中生存。
看规模
2000年时候互联网泡沫有这样一个现象,在泡沫中倒下的大多都是规模较大的互联网企业,而规模较小的互联网企业反而能够在泡沫之后继续生存。而规模大小一是看项目服务的是大众还是小众或者细分群体,例如谷歌提供的搜索服务服务所有的用户,所以泡沫破灭,估值大幅缩水。而一些服务小众和细分群体的互联网项目,即使经过泡沫,估值依然坚挺。规模大小还有一个直观的指标就是看企业员工数量,在泡沫生成的过程中,投资人要避免投资员工数量众多的互联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