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记者 武立丰 柴华)2015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今年的主题与2014年的一号文件一样,再次聚焦在农业现代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认为,一号文件之所以仍然关注农业,主要在于农业是新四化同步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现实与历史的重大任务,在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发展要主动适应这一转变。除此以外,农业自身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是资源约束矛盾,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受损,资源利用开发的强度过大,农业生产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农业仍面临四大难题,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全面超过国际价格,农产品成本仍在不断上升,加入WTO的承诺使得“黄箱政策”的补贴不能再继续增加,生态环境对农业亮起了红灯。拿我们的农业要转到哪里去呢?韩俊认为,今后我们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做到提高产量与提高品质、提高效益并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韩俊同时表示,在中央部署多项和三农有关的改革中,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适度经营,目标价格改革都已经实施,还有些改革的顶层方案设计已经完成,包括农村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宅基地制度改革即将浮出水面。
此外,有些改革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比如说现在农村基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比如说农村水权制度的改革,关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农垦的改革呢,改革的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总的来讲,今年农村改革的亮点很多。

一个普通苹果在田头的价格不过几元,加工成苹果汁、苹果醋、苹果干之后身价倍增;而如果是一个有品牌、有“身份”,甚至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苹果,身价则会大大提高。新年假期到郊外果园采摘、休闲,不仅使市民得到田园之乐,也让农家获得可观的收入。
这是“小苹果”行业通过完善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撬动“大市场”的生动案例。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宋洪远:比方说农业如果从种植业环节来看,仅仅从养殖业环节来看,可能效益是不高的,但是要把这个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连起来,要把生产加工销售连起来,这样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就完全可以提高效益。农业有一个接二连三,就是把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连接起来这样一个功能,我们把它称为“第六产业”,日本和韩国几年前就提出了农业是第六次产业的概念。
“1+2+3”等于6,“1×2×3”也等于6。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后将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推进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地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引领种养业品牌培育与产业升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来源:央视财经 新华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