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ee 发表于 2015-2-23 13:32 
第一个问题你看我的上一个回复,我清楚回答你了。如果你再问我第三遍、第四遍、……,我对你的回 ...
那好。那我就免费给你简单地讲一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与这个公式的定义。
马克思的《资本论》论述的是资本的增值。这是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那么,资本是怎么增值的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篇这样论述到:
 “假设在劳动力的售卖上一日劳动力的价值等于3先令,在3先令中有6劳动小时体现着,因此这个劳动量就是劳动者每日平均必需生活资料的生产所必需罢。现在,我们的纺纱工人劳动一小时把......所以在6小时中棉花吸收了6小时劳动时间。在3先令的金量中体现着同样多的劳动时间。.......
.......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本身,不属于劳动力的卖者,正如油的使用价值,卖出以后,不属于油商。货币所有者已经支付劳动力的日价值,所以,一日劳动力的使用,一日的劳动,也是属他所有。劳动力维持一日只费半日劳动,但是劳动力仍然能够全日工作,能够全日劳动,以致劳动力使用一日所创造的价值二倍于它本身一日的价值这件事,对买者来说,固然是一个特别幸运,但对卖者来说,也并不是什么有害的事情。
我们的资本家预先知道了这件事。这正是他发笑的原因。所以,劳动者在工场中发现的,不是6小时而是12小时劳动过程的必要生产资料。如果6小时劳动吸收10磅棉花,使它转化为10棉纱,12小时劳动就会吸收20磅棉花,使它转化为20磅棉纱。”53版,63第10次印刷。 P186-190
通过这段核心的论述。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概念:工人的工资只是生活资料所必须的工资,且这个工资只是一日劳动时间的半日。剩下的半日的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又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一章中将工人的劳动定义[size=14.3999996185303px]活劳动。资本家为购买活劳动所预付的资本称之:
为可变资本。将其他各种生产资料定义为没有生命的死劳动。资本家为购买生产资料所预付的资本称之为:不变资本。这样:商品W就分别包含的两个方面: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由于剩余价值:m,是在一日劳动中剩下的半日生产出来的。这样,商品的价值:W就包含了三个部分:c+v+m.
按照马克思的假设,如果工人的工资是3先令,这个3先令指体现的是半天。那么剩下的半天所创造的剩余价值:m也是3先令。如果工人的工资是10元人民币,那么,剩余价值:m就是10元。如果工人的工资是100元,那么剩余价值:m就是100元。以此类推。
由于剩余价值是在一日的劳动时间内用剩下的劳动时间里生产出来的。[size=14.3999996185303px]所以剩余价值跟市场没关系。与你的什么市场计算风马牛不相及。
[size=14.3999996185303px]
好好看看书吧!动动自己的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