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95 1
2015-02-05
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如今无疑已成为一门显学,这一文本不朽的意义就在于其成书230余年间,不断被人们欣赏、剖析、挖掘和阐释。人们欣赏它,是因为中国文学史上尚无任何一部著作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堪与之媲美;人们剖析它,是因为其文本中的文化内涵精深而博大,又无边无际。人们阐释不清,又欲罢不能。刚厘清了一桩,又迅即被无数纷繁的头绪搅乱,真可谓说清了东府又被西府所障碍,顺从了西风而又为东风所折服。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大旨谈情”,谈了许多故事,讲了众多人物,其绽放的艺术之花,犹如喷发的岩浆,流金溅银,曾经让斯时斯地的星空都为之格外璀璨,也让后世百余年来的人们置身于红楼遗址,生发无尽的缅怀和遐想。
  然而,这些毕竟还是审美的第一个层次,属于审视美物的一个立面。那么,《红楼梦》审美的第二个层次是什么呢?它所呈现美的另一个立面又在哪里?这一点,却历来为人们所忽视或不屑,包括那些曾经和现在都很“显”的红学家们。而我所认为的这一层正是《红楼梦》的经济意义和经济学价值,所谓“摭谈经济”是也。
  说“摭谈经济”,是因为《红楼梦》一书披露了清代初叶众多经济事件,演绎了当时许多的经济情节,描写了清代初叶国家经济生态和朝廷、府邸、下层平民的生存状态,一幕一幕,堪称清初的一部经济百科全书。细细研读,可窥探清初朝廷的政治演变,贾府及其他三大家族的兴衰轨迹,也可为“红楼”中众多人物的情感档案增加一些经济注脚,看清他们“爱”的花朵之下的土壤结构变化。
  可以这样说,一部红楼梦的情感史,其实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清初经济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5 16:58:59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