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大学生,甚至是名校毕业的,毕业后就不再学习,好不容易靠关系进了街道办养老,逐渐发现个人的发展跟不是社会的发展,甚至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平所致,还后悔自己上了大学,浪费了大把时间,在街道办和一下远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共事,就因为资历,还被人家指挥来指挥去的,心里很不爽,下班回家了就对自己妈妈发火、出气,中国大部分家庭的子女就这样。好玩儿呢!自古以来,难道就忘了优胜劣汰的法则?热衷于赚快钱,却不愿意付出(思考、行动),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就好比国人炒股一样,年轻的、老的都想成为巴菲特、索罗斯那样的人,把他们或者是“专家”说的话当作了《圣经》,又问,你到底对他们知道多少呢?有多少又是真实的?他们说的那些话又有多少是值得参考的?还花冤枉钱买了他们的传记,或者相关的书籍,读完之后,只是觉得过瘾、很传奇,最后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你依旧是你自己。
投资所需要的知识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涉及投资学、数学、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心理学、哲学(一点点)等学科,然而这每一个学科都有专家,客观地说,投资对这些专家而言就是一个实足的偏科生。我个人认为基础性学科是不能马虎的,比如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三科,必须得有深厚的功底,数学、统计学为经济学服务,进行量化分析,经济学把握趋势和分析宏观/微观环境,金融学就是基本原理,投资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看看就可以了,这些就是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这些才能构成完整的投资知识体系。也许你会反驳我说:难道哪些大师,都会做这些工作?我要强调的是他们自己不做,不等于不做,他们有自己的投资公司、分析师等团队。但他们自己本身就懂这些,融合于一身。所以才堪称是大师。
建议:如果你真的想做投资,就虚心、踏实地学习,就算不能成为大师,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
建议: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所以这种现实的局限性导致了目前市场的不可预测,理性分析是徒劳的。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中心,上海也只是一个雏型,无须争辩的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会继续完善,也会进一步开放。调整后的经济会进更加稳健。
建议:中国资本市场给了你一个学习的机会,几年后它会健康的出现,对你的学习进行面试、检验。如果你还在继续浮躁、不作为,你终将会错过末班车的。
建议:把所有的畅销书丢掉。进行逐步系统性学习。彻底革新。相信这条路是忐忑的、艰难的,同时也是最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