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lover 发表于 2015-2-28 03:12 
央行的钢丝能走多久?
阅读:309522015-02-27 08:40
标签:股票央行人民币外汇市场如松
现在的外汇市场,出现了诡异的现象。
一城商行交易员说,“这个市场死掉了,不会动了。
另一中资大行交易员亦感慨道,“哎,天天固定汇率,其实也省力。”
最近七天,人民币兑美元几乎都是僵尸行情,波幅非常小。这种情形是谁制造的?毫无疑问是央行。央行将中间价设置在上一个交易日的涨停位置附近(以前如松提到过,央行有可能采取这一的策略),当市场成交接近跌停的时候,央行自己或指挥国有大行用美元压制,使得成交价格小幅离开跌停价,预计这种判断央行的行为不会离谱。这生动地说明,人民币贬值是被动的,如松在( 人民币属于被动贬值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4d17ece0102vjxg.html?vt=4)中专门说过这个话题。任何一种货币,如果实施主动贬值,必须有足够的信用积累,同时自身货币的发行必须是非常清晰的,只有如此,本币持有人的信心才不会动摇。这些年,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是升值的趋势,但是,对内是比较大幅贬值的态势,估计这一点没有多少人有疑义,另外,央行货币发行的机制是什么?不知道何时,央行又会搞出什么金融创新,往市场注入基础货币,所以,似乎应该说人民币没有发行机制,是一种随意的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人民币持有人的信心不足,估计央行的官员也没多少信心。
本质上,人民币的发行是依资产价格的需要和经济的需要发行的,没有清晰的预期,可以说,这种发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信用基础很低。
所以,如松认为央行没有主动贬值的本钱;何况,贬值开始就会形成贬值预期,加速资本外流,对资产价格不利,这可是中国央行的命根子。
如果人民币贬值,就是被动的。央行自身很清楚这一点。
央行现在控制外汇市场形成近似固定汇率,是因为几个因素的作用:
第一,2014年4月30日的美元兑人民币6.267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突破这个位置,在技术上来说,人民币下跌的空间就打开了,所以,央行要竭尽全力守护这个位置。当突破这个位置以后,市场就会形成合力,央行知道,发生这样的情形,自身稳定汇率的压力将空前加大;
第二,当突破这个位置以后,资本就会加速出走,很多人将开始增持外汇,那些观望的资本就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一些出口企业就会选择持有外汇,当然,他们的办法有很多。
第三,中国今年有大量的短期外债需要偿付。当贬值预期形成以后,财务许可时这些企业就需要提前买入外汇,对汇率和央行的外汇流动性施加压力;同时,人民币开启贬值,意味着人民币资产的风险加大,国外投行将调低中国公司在海外的评级,加大融资难度,提升融资成本,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外汇平衡具有致命的影响。
所以,央行就只能背水一战。
说到海外融资,就不得不说香港。人民币贬值趋势的形成,香港很可能是风暴的中心。
最近几年当中,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港币绑定美元,人民币对港币也是升值,这就产生套利交易,香港的银行和投资公司将资本兑换成人民币投入内地,既享受利息收入又享受人民币对港币升值的收益,这样的盈利模式支撑了这一套利链条。
美国银行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说,这种放款的规模已经达到了香港国内生产总值的160%。美银指出,2008年以来,在人民币轨迹的这种稳定性的怂恿之下,离岸资金进入中国的套利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万1000亿美元,而大陆这边流向海外的资金则达到了近1万5000亿美元。香港正处于这种交易的连接点上,它是大陆的头号跨境债权人,同时也是希望绕开资本控制的大陆资金的头号目的地。
当人民币形成贬值趋势以后,香港的债权人必须立即回收向大陆的借款,很容易形成“墨西哥”债券效应;如果出现违约,香港的金融系统就会出现大量的坏账。。
所以,
现在的外汇市场不是死了,而是央行在走钢丝,一手通过外汇市场稳定汇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人民币非自由兑换、中间价和外汇储备;一手不断为了资产价格和经济向市场释放人民币。面对以上的局势,央行没有退路,钢丝可以走多久?央行可能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但如松更认为央行的能力是有限的,外汇市场的一团死水,很可能意味着暴风雨的前夜。即便央行短期压制住了汇率,但央行需要继续释放货币保资产价格和经济,相当于央行自己去冲击汇率,最终还是一样的结局。
打破这种僵局的很可能是突发事件。
就像地方ZF对财政的需求是房地产真正的空头一样,央行才是人民币真正的、最终的空头,源于央行不是按信用的需求发行货币,而是按资产价格和经济需求发行货币,这是根本的问题。
当中国央行按信用的需求发行货币以后,人民币就不再需要外汇储备,更不需要美元背书,也才能国际化并真正进入别国货币发行的准备金,这是前途所在。
作者,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