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9-17 06:33:00

另外一种推测:

有关三鹿不得不说的故事(转)

http://www.bullog.cn/blogs/immusoul/archives/178510.aspx

作者:Metoo

  牛奶的故事实在太多。这次三鹿不幸陷在里面。所以说不幸,不是因为同情
三鹿,而是因为这个行业从来都有这种种的潜规则在里面,没有哪个公司能够幸
免,不过这次三鹿做的过火了一些。

  奶粉有问题,市面上的所谓鲜奶又能怎么样?可以教网友做个简单的实验:
从超市上买来你信赖品牌的鲜奶,混合自己鲜榨的豆浆,比例可以随便,建议1:
1,盖上锅盖直到煮沸,这时候掀开锅盖闻一闻蒸汽的味道,如果闻到一股氨水
的味道,很不幸,你的牛奶里掺杂了尿素。其实试验的原理很简单,尿素遇热分
解,如果混合在碱性的溶液里,尿素与碱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分解的速度加快,
生成氨,就是我们所说的氨水。加入豆浆的目的就在于鲜豆浆都有一些生物碱,
属于弱碱性液体,有助于尿素的分解。不幸的是,这个实验能够揭穿几乎所有所
谓大品牌的画皮:-(,大家不妨都试试,毕竟你也要关注自己身边的健康,让更
多无良企业曝光。所以用豆浆没有用其他碱性物质,比如小苏打之类的(效果会
更明显),因为如果试验没有检测出来尿素成分,你还可以有牛奶和豆奶喝,不
会浪费:)。

  往牛奶添加尿素是老生常谈了,可以算是经典配方。早期奶农上缴原奶都要
往奶里掺水,可是这样奶太稀了,比重不合格,蛋白质含量不足,不知道哪个聪
明人,发现往牛奶里掺尿能够混过所有的监测(我国这种聪明人是受到鼓励的,
我不愿意说中国的商业文化是什么地方的人败坏的,大家心里都很明镜,改革开
放第一批受益的人就是那些道德沦丧的人,靠着假冒伪劣掏到第一桶金,他们没
有受到惩罚,并在全世界面前树立了假冒伪劣大国的形象,他们富裕起来的,可
是受到惩罚的是全国人民,包括这次三聚牛奶就是这种绵延不绝的后遗症。历史
上中国的徽商晋商都诚实为本,那是真正的属于世界的商业文化,可惜他们商业
的失败,连带造成了中国商业道德的沦丧),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是奶农自
己往原奶里撒尿,收奶站人少没有那么多鲜尿:(,掺了水后往奶里再掺尿素。这
样的牛奶拿到乳业公司,他们不知道吗?他们知道,但是奶源少,乳业公司只能
压价收购,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样收购上来的奶,不用煮就已经味道很冲了,
通常就是高温加热,去除一部分尿素,可是还不行,残留下来的尿素含量还很高,
而且更要命的是名义“蛋白质”含量不达标了,按照指标甚至连劣质奶的标准都
达不到,只能添加一些其他原料补充。有良心的就是添加蛋白粉,无良的企业就
添加蛋白精,也就是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作为添加剂真是专利于中国的天才发明,原理上讲,三聚氰胺具有
一定的化学稳定性,无色无味,毒性小,适合用来做奶粉加工,不会分解,这点
比尿素实在强上不知多少倍。不过要想掺杂得好,需要一定的技能,不是普通人
能够掌握的。更不是奶农所能够想到的,这种技术应该属于大公司的专利,只是
不知道怎么就流传出去了,先是国外的源于中国的宠物粮食中发现这种添加剂,
造成了大量宠物的死亡,引起国外对中国宠物粮食的禁运,并要求中国此后的出
口饲料需提供没有三聚氰胺的检验证明。在检验三聚氰胺上中国的经验并不少,
可以算是世界领先水平,不象有些人宣称这种检验很难,甚至完全没有预料会有
这种添加物质。从目前三鹿的行径看,公司很难摆脱自我添加这种化工原料的嫌
疑,至少他们是持有一种行业惯例的态度,不予重视。

  三聚氰胺造成的肾脏结石与钙化结石不同,后者几乎不溶于水,除了手术碎
石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前者的结石具有微溶于水的特性,因此只要不是大量长
期食用,能够形成结石的几率较小,这是医生建议患者大量饮水自我消解的原因,
也是成年人或者稍大一些儿童很少发病的原因,更是奶粉企业有恃无恐的原因。

可是问题还是出来了,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就是长期大量喂食富含三聚氰胺
的奶粉,他们能够自我大量饮水的机会几乎没有,他们肾脏内管通道很狭小,这
些都意味着三聚氰胺形成的结晶体难于排出体外,富集在肾脏各处形成淤塞,一
旦达到一定程度,将转变成肾脏不可逆转的肾衰。目前的医学,成年人的肾衰,
多数转变成不可逆的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基本没有复原的希望,对于婴儿
肾衰救治后是否有后遗症还未有定论,因为这样的病例实在太少,正常的生物体
在自然条件下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即使是非常容易形成肾结石的饮食及环
境,这样小的婴儿也不会产生结石。我们只能自我安慰说婴儿自我修复能力非常
强,会逐步恢复肾脏应有的功能,但是谁又敢打这样的保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7 11:19: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6:51:00

把这些推断也搬过来,放在一个贴里吧

作者观点做Bold处理,方便阅读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9192-1-1.html1

 

转几个业余科普作者的分析,均来自科学松鼠会[http://songshuhui.net]


1.三聚氰胺:奶粉中的婴儿杀手?
DNA 发表于2008-09-13 星期六 7:54

最近备受大家关注的婴儿奶粉污染事件将一个默默无闻的化合物——三聚氰胺引入公众视野。近日,奶粉的生产商发出公告,三聚氰胺是导致多名食用此奶粉的哺乳期婴儿患上肾结石的罪魁祸首。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上是制造树脂的原料,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贴面板、织物整理剂等,还可以作为氮肥应用于农业。这样一种似乎不能当营养品的化合物为什么会出现在奶粉里?据说是“不法奶农”将三聚氰胺掺入鲜奶中,使得这个有微毒的化合物祸及嗷嗷待哺的宝宝们。可是“不法奶农”为什么要将三聚氰胺掺入鲜奶中?难道是为了使鲜奶更白更浓更香更甜更打秤,卖个好价钱?


目前国内大部分奶制品厂家对鲜奶收购都实行“按质论价“原则,以蛋白质含量为主要检测指标,即你家奶牛挤出来的鲜奶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卖出的价钱就越高。而目前广泛应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即通过检测氮元素含量来确定蛋白质的含量,因为氮是蛋白质的必需化学元素。凯氏定氮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分清检测到的氮是来源于真正的蛋白质,还是来源于其他伪劣假冒的有机化合物。非蛋白的有机氮的最常见来源是什么?动物的尿!尿里含有丰富的尿素,而尿素也是氮含量很高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在奶制品厂家收购鲜奶时,的确要防备一些“不法奶农”往鲜奶里掺加做化肥使用的尿素甚至牛尿、人尿,而且目前也有一些相应的检测手段(看这里)。而三聚氰胺作为高氮含量的有机化合物,如果被添加进入鲜奶里也就不难理解了——不是为了使鲜奶更好喝,而是为了提高伪蛋白含量卖个好价钱。不过按理说,既然被掺入鲜奶的尿素都有方法检测,为什么三聚氰胺就成了遁形无影的杀手,逃过生产厂家的质量监测,那就不是我能回答的问题了。

然而,三聚氰胺除了被有意直接掺入鲜奶中,还有没有别的途径进入鲜奶呢?有一种可能就是被含三聚氰胺的饲料所污染。早在四五十年代,美国人就发现用掺有一定比例的尿素或者三聚氰胺的混合饲料替代天然全蛋白饲料喂养牛羊,同样可以使它们不停的长肉或者产奶,表明这些饲养动物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有机氮转化出我们需要的动物蛋白。然而后来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发现,由于三聚氰胺不能被这些动物完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长期食用三聚氰胺的动物反而体重下降。而且毒理实验也表明三聚氰胺有微毒性,在动物内长期积累会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有损伤,引起肾结石甚至膀胱癌。因此,三聚氰胺被踢出饲料配方,并且成为美国农业部和食品安全监察局规定的检测项目。相比之下,尿素则成为全蛋白饲料的理想替代品,至今仍是主要的饲料添加剂。但是,我国并没有明文禁止使用三聚氰胺作为饲料添加剂,依然有一些饲料生产商往饲料中添加廉价的三聚氰胺,冒充饲料中的蛋白(氮)含量。直到2007年3月,在美国发生了宠物食品被三聚氰胺污染而导致小动物死亡的事件,追踪来源发现污染源是来自中国的原料,引发中国饲料业的出口危机,这才引起中国有关部门的重视(看这里)。2007年6月,中国农业部发布《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的公告,确定了饲料中三聚氰胺测定的农业行业标准。然而公告只是公告,至于是不是能防止饲料生产商往饲料里猛添三聚氰胺,是不是能避免奶农用含三聚氰胺的饲料喂养奶牛,那也不是我能解答的问题了。

饲料中的三聚氰胺有没有可能被奶牛吃了后直接进入分泌的鲜奶呢?根据2001年欧洲医药制品监察局的一份综合报告显示(看这里),被动物摄入的三聚氰胺会小剂量残留在肌肉、蛋和奶中。不过报告也同时指出,在大鼠的实验中,只有高剂量的服用三聚氰胺才会导致肾结石。因此,如果奶牛真的吃了含三聚氰胺的饲料,即使在鲜奶中有残留,也应该是极低剂量的;而微量的三聚氰胺在婴儿体内经过多久积累才会引起肾结石,尚不明朗。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可能来源于掺入的低廉蛋白粉。这些蛋白粉是指小麦蛋白、豆蛋白、米蛋白等植物蛋白,而这些蛋白多用来做饲料,本质上还是用三聚氰胺作为添加剂来提高伪蛋白(氮)含量。至于奶粉中会不会在生产过程中被添加这些含三聚氰胺的植物蛋白,那更不是我能解答的问题了。不过还有很多“假肉类”食品(例如火腿肠)也由植物蛋白制成,所以这个三聚氰胺会不会存在于你我他大家的身体内,还真不好说了。

此次奶粉事件再次凸显我国饲料、畜牧、食品生产链的多层漏洞,至于这些漏洞什么时候能被修补齐全,可真不是一个单靠科学就能解决的问题。

 


2.谁动了宝宝的奶瓶
史 军 发表于2008-09-13 星期六 11:47
分类: 健康, 环境 | |

奶粉又出事了,这次的明星不是让宝宝长出“大头”的低蛋白奶粉,而是“添加剂”的“高营养”奶粉。
 
总觉的三聚氰胺这个词有点眼熟。猛然想起,去年在装修的时候,经常听到“这个橱柜是三聚氰胺板做的,结实着呢”。
 
那为什么本该在家具工厂里的三聚氰胺溜到小宝宝们的奶瓶里去了呢?
 
为此翻了一下三聚氰胺的家底——三聚氰胺,现年174岁(最早由李比希于1834年首次合成),无色无味的白面小生,化工原料家族重要成员,氮元素含量颇高(高达60%)。水性不好(微溶于水)。他和甲醛结合,产生的“爱情结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在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都大展身手。我们家中的橱柜面板,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上的涂层都闪现他们的身影,不仅如此,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那些,色彩亮丽,结实耐摔的,无毒又耐热的密胺塑料盘子,碟子,碗,也是三聚氰胺的子孙。这么说来,三聚氰胺实乃我们生活现代化的大功臣啊。但是,如果不和甲醛联合,三聚氰胺对人们就不那么友好了,在动物饲喂实验中已经证实,三聚氰胺可以引发泌尿系统结石和肾衰竭。
 
那这个“危险的功臣”怎么会跑到奶粉里去呢?这还要从目前监测食品和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说起,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被测样品中的氮含量,来间接反映蛋白质的含量(因为要直接得到蛋白质含量的数据费时费力还不好精确)。所以这种方法的眼神不是很好,因为他只能认出氮元素,而认不出蛋白质,更要命的还会把样品中其他含氮化合物也当成蛋白质。这样一来,三聚氰胺这种高氮——”高纯度伪蛋白”就可以蒙混过关进入饲料奶粉来提高蛋白含量了。有了三聚氰胺的加盟,低蛋白的奶粉、饲料会变成高蛋白的优质商品了。这个杀手就这样隐藏在高蛋白食品中了。虽然商家都声称绝无此意,但是这种化工原料神秘地进入奶粉确实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并且,2007年宠物中毒事件,就是因为小麦蛋白粉大米蛋白粉,其中含有三聚氰胺——商家也正是借此来“提高”产品质量。
 
原来这种东西应该是我们的家具,一不小心被小宝宝吃下去,就到宝宝的肾里当家具去了。
我很希望此次事件不是因为商家明知故犯,因为这次关系到的目标不再是小猫小狗,而是我们的下一代。


3.当奶粉能让肾结石,我们的孩子吃什么
云无心 发表于2008-09-15 星期一 18:50
分类: 健康 | |

一起三鹿奶粉导致大量婴儿肾结石的事件,对于饱受质疑的中国奶粉行业无异雪上加霜。不仅仅是三鹿,其他牌子的奶粉,甚至其它奶制品,都有可能一蹶不振。那么,导致肾结石的原因,是否与婴儿奶粉有本质上的关联?我们的孩子们,还能吃奶粉了吗?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从奶粉与婴儿奶粉说起。


一、            奶粉与婴儿奶粉,差别大了

普通的奶粉,一般是是把全脂牛奶或者脱脂牛奶浓缩,然后在高温空气中喷成雾状,水分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发掉,就剩下了奶粉。这个过程比较简单,得到的奶粉就是液体牛奶的固体成分。

婴儿配方奶粉则要复杂得多。小说中经常有某个孩子失去了母亲,被人捡去用豹奶狼奶喂养,长大以后就孔武有力的故事。这其实只是一种臆想,不同动物的奶成分相差很大,对于婴儿来说,只有人类的奶才是“免检”的。即使是与人奶很接近的牛奶,其蛋白质、脂肪、乳糖以及矿物质在含量和比例上的差异,也达到了让婴儿产生不良反应的地步。直接把牛奶或者什么豹奶狼奶给婴儿喝,别说长得健壮,不呕吐拉稀已经谢天谢地了。婴儿配方奶粉是以牛奶或者豆奶为基础,加入其它成分改变其组成来模拟人奶的产品。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婴儿配方奶粉有多达几十种的被控成分。美国FDA规定,只有每一种成分都合乎要求才能销售。

显而易见,婴儿奶粉的组成远比普通奶粉复杂,生产过程也更为麻烦,所以价格当然也要高得多。

二、            三聚氰胺,为什么进入奶粉

这次奶粉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既不是那几十种婴儿所需的成分,也不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助剂,为什么会出现在奶粉中呢?

牛奶或者奶粉的生产中,产品质量的检测控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种产品,通常有几十个参数可以检测,而实际生产中许多厂家都只检测控制其中重要的几项。而食品工业上的多数检测,都是基于正常的产品组成,如果要捣鬼总有空子可钻。对于牛奶类的产品来说,蛋白质含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直接检测蛋白质并不容易,行业通用的“凯式定氮法”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它利用化学催化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释放出来,转化成容易定量检测的物质,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量来计算总的含氮量。因为每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基本恒定的,比如牛奶蛋白的含氮量是六点三八分之一,大豆蛋白是六点二五分之一,于是测出了含氮量也就可以算出蛋白质含量。不难想象,只要加入含氮量高的物质,就可以骗过检测方法而获得“高蛋白含量”。

三聚氰胺正是这么一种东西。它的分子有三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六个氮原子组成,氮含量高达三分之二!在牛奶中加入这种东西,即使氮原子不能像蛋白质中的那样完全释放,也可以大大提高检测得到的含氮量,从而骗取虚假的“蛋白质含量”。

历史上对于三聚氰胺的毒性检测并不完善,其结果显示为微弱毒性。作为化工原料,没有什么机会大量进入人体,也就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其实,即使完全无毒,这种行为也不仅仅是卖个好价钱那么简单。婴儿奶粉的成分是需要精确控制的,哪怕是冲奶粉的用水量,也应该比较准确地控制。这种虚假的蛋白含量,实际上是降低了真蛋白的含量,从而改变了奶粉的成分配比。这对于婴儿来营养来说,也是很严重的问题。

更糟糕的是,去年美国的一些宠物因为吃了中国饲料而死亡罪,魁祸首也是三聚氰胺。这就说明人们对于这种物质毒性的认识可能是不足的,而且其进入饲料的原因在任何蛋白质产品中都成立。可惜,或许是因为毒死的只是外国人的宠物,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没有引起管理部门实质上的重视,终于导致了今天的悲剧。

三、            我们的孩子该吃什么

在国内,许多人是把婴儿奶粉当作“营养补充”而给孩子吃的。越是贵的奶粉,似乎就“营养越好”。其实,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并不需要婴儿奶粉。前面说了,婴儿奶粉是模拟母乳的。但是人类对于母乳的认识至今尚不完善,所以婴儿配方奶粉从理论上就无法跟母乳抗衡。它的出现,只是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一种“退而求其次”的代替。不管是WHO、FDA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婴儿配方奶粉公司,都坚持“母乳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母乳才应该喂配方奶”。等到孩子长到一岁以后,就可以喝全脂牛奶了。

华人社会里,很多人觉得“奶水奶水就是水而已”,没有营养,所以想当然地把一些“营养好”的东西喂给婴儿吃,以免“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美好的愿望带来的是相反的结果。一方面,我们认为“有营养”的东西,比如各种珍贵稀奇的肉、蛋,或者价格不菲的蔬菜水果,即便有某种“有益”的东西含量比较高,却也不具备婴儿所需的全面养分。孩子每天吃的食物总量是差不多的,吃了这个,就吃不了那个,一厢情愿地喂某种“好东西”反倒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婴儿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并没有发育完全,对于这些“新奇”的食物未必有福消受。美国的儿医要求在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的基础上,非常小心谨慎地添加少量最“普通”的辅食,而华人社会里父母们很喜欢以“我们家的孩子已经吃什么什么了”来炫耀。

总而言之,没有什么食物比母乳对婴儿更适合,母乳是最实惠“营养最好”的婴儿食品。只有在母乳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喂婴儿配方奶。等到一两岁以后,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吃价格昂贵的婴儿配方奶,普通全脂奶和正常食物就可以提供足够营养了。

四、            中国奶制品,路在何方

三鹿奶粉事件仍在调查之中。无论结果如何,这个品牌都很难翻身了——就算真是“少数不法奶农掺假”,三鹿也难辞其咎——保证原料的可靠本来就是他们的责任,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也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它的倒掉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一次又一次出问题的奶制品行业,究竟路在何方?

一方面,奶中加入了三聚氰胺,跟奶本身并没有关系。就像有不良商贩在面粉中加了滑石粉,并不意味着面粉本身就不能吃了。奶产品,依然是很好的食品。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保证自己买的东西没有掺假?象奶制品这类的食品,消费者基本上只能就口感味道做出选择,而无法辨别安全以及成分上的差异。我们是不吃?相信主管部门的检测?还是相信厂家的信誉?其实这也是国外大品牌贵的原因之一,不一定是产品质量更好,而是它所代表的可靠性更高。

对于厂家来说,要全面可靠地监测产品质量也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目前广泛存在的散户养殖厂家收购的生产方式,无法保证奶源的可靠。虽然说任何一种能想到的指标都可以被检测,但是对于来自大量散户的小批量奶源,一一检测在成本上是难以承受的。

三鹿事件是因为婴儿对于三聚氰胺的耐受能力弱而曝光的。从奶中“混入”三聚氰胺的原因和操作来看,其它奶制品被“污染”的可能性甚至更大。只不过没有出现严重后果,也就没有人去关注。一个三鹿倒下了,无数个三鹿依然鲜活。三聚氰胺成了过街老鼠,但是别的老鼠依然会不断地挑战猫的能力。如果整个行业不集中在少数几个巨头手里,大规模集约化的养殖就难以实现。不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也不会有资金人力去进行可靠的生产流程及产品质量监控。在加上管理部门的暧昧,类似的事件将会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7 7:04:3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7:18:00
继续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7:23:00
转自老白博客
2008年09月16日
http://blog.donews.com/laobai/archive/2008/09/16/1347233.aspx

22家厂商的婴幼儿奶粉检测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一个朋友发短信给我,说中国奶粉行业完蛋了,其实,远远不只婴幼儿配方奶粉这么简单。

所有奶粉,都是原奶加工制成的,三鹿集团说是不法奶农添加了三聚氰胺,也印证了污染来源。

我们可以看看国内某家最大的奶制品公司的架构,下辖四个主要事业部,包括原奶事业部、液态奶事业部、冷冻食品事业部、奶粉事业部

所谓原奶事业部,就是负责从奶牛养殖户那里采集牛奶,然后提供给各个生产加工部门。由于中国特色,奶制品公司采取主要方式是贷款给农户,农户自行养殖奶牛,定期到奶站挤奶。既不是我们想像的现代化农庄生产方式,也根本没有什么大草原、绿色天然的概念。

液态奶事业部生产的成品就是我们在商场超市看到了各种利乐包装直接引用的牛奶,也包括酸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酸奶,如果生产酸奶的原奶质量不太好,一般行业通常的做法是添加奶粉来保证质量。

冷冻食品就是冰激淋、冰棍,其主要原料是牛奶,但奶粉也占相当大的比重,有些产品干脆就是用奶粉而不是原奶。

奶 粉的生产在奶制品公司本来是最不重要的一环。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以前都是把奶粉生产作为一种补充,类似原料调节。譬如,原奶采购量大了,液态奶加工产能不 足,就多生产些奶粉。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发达国家的洗脑,对婴幼儿市场突然出现了配方奶一说。配方奶是一个暴利行业,液态奶是牛奶进牛奶出,只是 在流水线上做一个瞬间高温加热的杀毒过程,出来以后卖的还是牛奶价。甚至,很多利乐包装的牛奶其中主要成本都是包装钱。而配方奶因为添加了其他成分,就可 以按照另外一种产品定价了。

所以,奶粉的事情必然追溯到原奶,到了那一步,几乎没有什么产品可以避免。甚至是奶制品的下游行业,比如蛋糕、糕点、面包。

反思整个事件,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

1、检测
包括企业内部检测和国家检测。其实,客观的说,市场上所谓优秀企业在检测环节还是下了一些的功夫的,主要根源还在于检测标准的制订。你可以说,这是企业的事,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国家的事。

2、原奶的生产环节
原奶的生产是分散养殖,集中采集。这种群众战争为主的方式带来了巨大的管理难度和黑色空间。所谓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我觉得目前这种养殖方式也有相当大程度的改进必要。

3、婴幼儿或重点受众食品的安全怎么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7 7:27: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8:10:00

推定掺入三聚氰胺的凶手,理论上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1,所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

草(饲料),奶牛,奶农,奶站,奶粉生产环节,配方其他原料,包装环节。。。and more?

2,每个环节上加入三聚氰胺的技术可行性

3,每个环节上加入三聚氰胺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4,下游环节上的检测漏洞

1 & 2,参见DNA的“三聚氰胺:奶粉中的婴儿杀手”一文

3,参见ls各位的计算

推定某牌奶粉是婴儿肾结石凶手,理论上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1,除奶粉外,婴儿的营养源有限,且其他源没有受到污染。

据最先报道此事的记者调查,婴儿主要食源就是水和奶(母乳or奶粉),并且认为兰州当地水源无问题。

2,婴儿长期饮用该品牌

不知道家长们留发票没有。。。

3,多数符合1,2两个条件的婴儿都有结石

就目前报告,病例越来越多了。

另据新华网消息,某专家医生称,经分析当地病例,发现普通X片不能显示此类结石,只有B超和CT上才能看到。对比历史病例,婴儿结石病例实属罕见。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9/16/content_10044046.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9:15:00
央视新闻联播刚刚播出,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央视)

  22家生产不合格婴幼儿奶粉企业名单公布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出重大部署。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检查。阶段性检查结果如下。

  22家生产不合格婴幼儿奶粉企业名单已公布: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鹿牌婴幼儿配方

  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熊猫(可宝)牌婴幼儿奶粉

  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圣元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山西古城乳液有限公司古城牌婴幼儿配方乳品

  江苏光明英雄有限公司英雄牌婴幼儿配方乳粉

  宝鸡惠民乳品有限公司惠民牌婴幼儿配方乳粉

  内蒙古蒙牛集团蒙牛牌婴幼儿配方乳粉

  中澳合资多加多乳业天津有限公司 keqi牌婴幼儿配方乳粉

  广东雅士利集团有限公司雅士利牌婴幼儿配方乳粉

  南山

  气凝

  雅士利

  金币是

  施恩

  金鼎

  伊利

  奥美多

  爱克丁

  百越

  累累

  白案例

  宠儿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9:16:00

新西兰总理指责中国地方官员隐瞒问题奶粉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吉密欧(Jamil Anderlini)北京、彼得史密斯(Peter Smith)悉尼报道 2008-09-17

新西兰总理周一表示,中国官员得知在售奶粉受到化学污染已有数周时间,但直到新西兰政府向北京施压才采取行动。这些受污染奶粉已导致2名婴儿死亡,1253名患病。

三鹿集团(Sanlu Group)销售受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于上周由中国官方媒体首次披露,激起了父母们的恐慌和愤怒。新西兰恒天然乳业合作集团(Fonterra Dairy Co-operative)持有三鹿43%的股份。

上周四,三鹿集团被勒令停产,并发布了全面召回声明。调查人员此前发现,三鹿奶粉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三聚氰胺(melamine)造成了婴儿患肾结石。三聚氰胺通常用于生产塑料、化肥和清洁产品。

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表示,截至周一上午,共有1253名婴儿确诊因食用三鹿奶粉而患病,其中340名患儿仍留院观察,53名患儿病情较重。上周末,官员称有432名婴儿患病。

三聚氰胺就是去年在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受污染宠物食品中发现的化学品,这些食品导致数千只宠物死亡。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费里尔(Andrew Ferrier)周一表示,三鹿集团董事会于82日得知污染事件,随即开始贸易召回(trade recall)。但直到近6周后,才开始公开召回。三鹿董事会中,有三名恒天然的董事。

(恒天然)几周来一直努力要求进行官方正式召回(official recall),但中国地方当局不愿这么做,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Helen Clark)周一在电视上表示。在地方一级……我觉得他们首先想做的就是试图掩盖事实,希望不通过官方正式召回就解决问题。

她表示,恒天然集团告知新西兰政府这一状况之后,新西兰驻华大使便立刻联系了北京的高级政府官员,此时中央政府开始做出反应。

我们是揭发者,然后他们迅速介入,确保采取实际行动,克拉克表示。

中国媒体于910日首次报道了婴儿因食用三鹿配方奶粉而患病。三鹿集团911日发布声明,召回所有在86日之前生产的三鹿产品。

据中国媒体报道,三鹿在3月份首次接到其产品导致婴儿患病的投诉,而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China'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早在6月份就收到了公众投诉。

奥运期间,一位匿名博客张贴了一份中宣部的指示,指示禁止中国媒体报道一些敏感话题,其中包括食品安全问题。

据媒体报道,92日,即丑闻揭露前一周,中国国家电视台还播出了一档节目,将三鹿集团誉为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的榜样。

弗里尔称,中国政府已经拘留了19名事件相关人士,但其中没有三鹿雇员。

罪魁祸首最有可能是从奶农处收购牛奶,再供应给三鹿的商贩。他们可能稀释了牛奶,然后加入三聚氰胺,以使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显得高于实际水平。

许多患儿来自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令人不安地回想起2004年的一起事件。当时,安徽省至少有13名婴儿因食用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伪冒婴儿配方奶粉而死亡。

记者周一无法联系到三鹿请求置评,但弗里尔对恒天然的角色进行了辩护,称作为少数股东,(公司)必须继续督促三鹿。而三鹿必须与其本国政府合作,依照给定的程序办事。

然而,新西兰绿党(Green party)表示,恒天然本应该更早将情况公之于众。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9:20:00

如果一批产品有问题那是失误事故;

如果一家企业产品出问题那是企业道德;

如果一个行业都在制造问题产品那是行业良心;

如果一个国家的管理部门到问题成常态了才发现,那就要拷问政府责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