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农科院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袁隆平已经住了13年。他的工资单上,每月只有4000多元的收入;他依旧开着通往稻田的赛欧汽车,延续着自己的“杂交水稻”之路。1979年,农业部种子公司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赠送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至此,中国的杂交水稻正式走出国门。近30年来,袁隆平带着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走遍了五大洲。 《瞭望东方周刊》特稿,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唐·帕尔伯格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而如今,波及全球的粮食危机,赋予这句话以更深远的含义。与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袁隆平,开始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去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吃饭问题”。
曾有机构评估袁隆平的身价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列湖南首富。还有人认为,他的身价,已超过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对于网上有人热议应给袁隆平颁发诺贝尔和平奖,袁隆平表示:“我没有那个奢望,因为诺贝尔和平奖的政治色彩特别浓厚。我只有一个心愿: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他并说:“我只是个精神首富,有那么多钱也没有用。我有吃有穿有用就够了。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2008年以来,粮食危机席卷全球,就连号称“世界粮仓”的美国也未能幸免,美国东、西海岸多家大型零售商对面粉、米和食用油也开始限购,部分消费者也开始囤积粮食。而非洲许多本来就缺粮短粮的国家,更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袁隆平认为,造成现在世界性粮食危机的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石油涨价,很多粮食出口国如美国、阿根廷等,将部分粮食用到了生活能源之上,比如说将玉米发酵成酒精;第二,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有专家对夜晚的温度做了研究,如果气温平均升高一度,粮食产量就会减少2%。还有,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对农业来说,不是好事情。”
袁隆平称:“按农业专家预计,近几年粮价不会回落。粮食生产是机械化,要烧油的,石油涨价,粮食生产的成本也高了,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对于有人认为,中国农村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因此,粮食危机对中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现在的农业经济状态,能否避免和抵御粮食危机?袁隆平称:“以前的小农经济比较落后,30多年来,我们的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今后,我们还要强化农业的技术化、职业化,把分散的种粮人口集中起来,搞种粮大户。”
另外,对于有说法称中国的粮食价格同比偏低,有损农民的利益,袁隆平认为:“粮食价格偏低会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应该高价买农民的粮,用平价销售。如果出现粮食走私,国家的粮食供不应求,还会出现危机。现在很多农村,青壮年都出去打工,留下许多老人和妇女种田,土地抛荒严重,而南方双季稻需要很强的劳动力,种田的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