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448 3
2008-09-17
中信证券 晨会20080917.PDF
247479.pdf
大小:(392.57 K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7 09:35:00
图片:

  拥有6000亿资产的雷曼兄弟9月15日在华尔街轰然倒下,除了自身重量把华尔街"砸了一个坑",其掀起的无限烟尘也令全球股市风声鹤唳。
  重仓持有雷曼股票或债券的基金无疑将面临目前还难以估算的损失,这场风暴对全球证券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剧烈冲击已经初步显现。华尔街正面对近百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全球金融市场由此而生的动荡也仍将持续。
  伴随雷曼兄弟的轰然倒地,面对愈演愈烈的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均遭遇剧烈动荡,市场各方的态度均趋向悲观。雷曼兄弟的倒塌,也使众多重仓其中的基金可能遭受巨大损失。华尔街陷入恐慌,纽约州州长戴维·帕克森(DavidPaterson)甚至表示,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和其它主要金融公司面临诸多问题后,最坏的情况下,华尔街可能裁员约4万人。
  市场各方愈加悲观
  今年4月,美国和欧盟央行实施降息、注资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一度迎来短暂的平静。当时市场曾一度乐观预测,次贷危机可能已经临近结束;然而,7月份"两房"危机的爆发粉碎了人们的"美梦";到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市场又预测大型金融机构出事已近尾声,但仅时隔一周,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廉价收购,加上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被摩根大通收购,仅半年时间,华尔街甚至是世界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不得不相信,这场金融海啸远没有过去,更多金融机构可能步雷曼后尘,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确如格林斯潘所言是"百年所未见",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也将是前所未见的。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长葛罗斯称,雷曼兄弟因抵押贷款相关损失而申请破产保护后,全球信贷危机将进一步恶化。关于众所瞩目的周二晚间议息会议,葛罗斯表示,他不认为美联储会将在周二会议上降息,但他希望联储考虑降息。
  面对雷曼的倒下,佛罗里达州对冲基金海洋微风(Seabreeze)的总裁道格·卡斯(DougKass)在提到金融公司用借款投资于高风险抵押贷款的相关证券时说,杠杆比率过高是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
  重仓基金遭受巨额损失
  雷曼是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上最大的承销商,一年前,该公司的股票价格还高达62美元,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股价在风雨飘摇中一路走低,伴随雷曼破产保护消息的宣布,该公司的股价只能以美分来计算。这其中,最心痛的当然是那些持有雷曼股票或债券的权益人,而这一巨大的受伤人群中,除了直接持有雷曼股票的投资者,还有大量的基金参与其中,基于雷曼兄弟在金融市场的显赫地位,它一直都是很多基金尤其是金融类基金的重点持仓对象。而雷曼倒下后,这些基金的损失也将非常巨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9:36:00
蝴蝶效应再次上演。
  去年夏季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一步步的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雷曼兄弟提出破产申请,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美国国际集团(AIG)向美联储寻求400亿中短期贷款,全球十大银行共同成立7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工具基金,这一切表明次贷危机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

  受此影响,美股本周一(15日)暴跌504点,4.42%的跌幅创下了“911”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当日分别下跌4.65%和3.6%;欧洲市场方面,追踪欧洲股市整体表现的道琼斯泛欧600指数下跌3.5%,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和德国DAX30指数分别下跌3.9%、3.8%和2.7%。

  亚太市场在16日同样未能避免下跌的命运:日经225指数下跌605点或4.95%,创下来近3年来的新低;香港恒生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分别下跌5.44%和4.89%。

  同样,A股市场并没有因为下调贷款利率和下调6大银行以外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利好而改变下跌走势,16日在银行股的集体杀跌引领下上证指数下跌93点或跌4.47%,一举跌破2000点大关。

  事实上,对于经济增速下滑的担心是目前不少市场参与机构看空市场的最为重要的原因。15日晚间记者就此了解一些基金公司对于后市的看法,其中大部分对于后市仍旧看空,有机构人士看低至1800点甚至1500点上下。

  七连阴反弹定律失效

  “七连阴必反弹”的规律并没有在中秋休市之后得以实现。

  16日上证指数在全体金融股重挫之下低开低走,当日报收于1986点或跌4.47%。银行股出现了罕见的几乎全线跌停的走势。

  不过,当日盘中地产和商业板块等表现稍强,“招保万金”四大地产公司两家小幅上涨,两家微跌,仅包含了深发展(00001.SZ)和宁波银行(002142.SZ)两只银行股的深圳成指当日仅微跌0.89%。

  除了受美国次贷危机加剧和市场金融股下跌影响外,央行在9月15日下午的宣布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的消息同样是16日银行股下跌的一个原因。

  此次调息是2004年以来中国央行首次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03年以来首次下调。应该说央行此举在短期内抑制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降息的宣布意味着今年初以来所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正式结束,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刺激性方向的过程拉开了序幕。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也认为,自去年CPI高企以来,宏观调控的重心一直以控制物价、紧缩总需求为主。此次调整标志着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此前,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公布的CPI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下降为4.9%,物价上涨压力已经明显放缓。

  相比之下,8月份286.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顺差恢复性增长的背后不是出口增速加快而是进口下降幅度加大,这意味着国内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8月份工业增加值继续下滑至12.8%更是明证。

  “上周公布的M2增速开始出现回落和M1回落速度无疑表明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在流动性面临萎缩风险的背景之下央行出台放松信贷的政策也是情理之中。”中国银行金融市场部的一位分析师表示。

  投资者担忧经济放缓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此次央行紧急出台降低贷款利息和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要早于市场预期的时点。

  中金公司在16日的晨报中如此评价该项政策提前出台的原因:一方面美国金融市场动荡升级,另一方面是对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过快以及房价下跌带来风险的担心。

  中金公司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政策松动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往往存在滞后性,“因此市场投资者对于经济放缓的担忧可能甚于其带来的实质利好效应,股市反弹有限。从估值上来看,亦离历史底部有20%左右的空间,股市尚不具备反转的机会”。

  而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在15日晚间发布的临时紧急报告中则指出,央行的出手力度尽管不够,“但反映了中央对于经济增长严峻形势以及中国PPI拐点以及全球通胀拐点的认同”;“期待更有力度的组合政策出台,否则明年晚些时候将会出现通货紧缩”。

  “现在不能简单地用估值或者资金供求等因素来解释市场的下跌,”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央行的举措显然是在对于宏观经济不太乐观基础上所致,对经济增长回落的预期进而演变为对于股市继续下跌的心理预期是目前股市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不容忽视。”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对此持不同看法,“事情要分两个方面来看,央行的举措同样也可以理解为政府积极主动保增长的决心,也降低了资产质量的风险。这样看来就是一个积极信号。”

  事实上,今年9月以来,随着监管层陆续推出的各项利好市场弃之不顾而是继续上演下跌行情,上证指数从8月初至今走出了7连阴走势。

  尽管如此,招商证券在本周的策略报告中仍旧认为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短线反弹可以预期,但市场至少还需要继续筑底以消化大小非减持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7 09:38:00

中金: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连锁破产

股票市场是一个前瞻性的市场,雷曼兄弟银行的清算还未尘埃落定,市场已经开始预期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但是与今年3月份的贝尔斯登银行被迫出售事件不同,这次事件的发展速度之快令投资者惊叹。

周一,“两房”政府托管事件余热未散,第二天雷曼事件便使得市场再度暴跌,雷曼银行的股价也在今年已经被连续腰斩的情况下,在上周一周内再度跌去了75%。虽然持有雷曼股票的投资者已经血本无归,但是更多市场投资者现在关心的是:雷曼之后,下一个是谁?对于这一个问题,上周的市场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 (AIG)和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

两公司上周一周跌幅均超过40%。而让股市投资者出现这样恐慌性抛售的原因仍旧是对这两家公司资产质量以及相关债务担保的担忧。如果说股价的暴跌还不一定证明其资产质量绝对发生了问题,这两家公司的信用违约互换CDS的基差上周也出现大幅跳升就不得不令市场重视了,因为在目前这样一个风声鹤唳的信贷市场中,如果在短短一周内,某家金融公司的CDS水平就大幅上升数百个基点,则很显然,在没有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其他担保的情况下,所有与这家金融机构进行拆借和融资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都可能立即中止这些业务,这对于那些高财务杠杆和低资本金的金融机构而言是致命的。

尤其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由于其自身资本都是通过市场拆借或者投资者注入的,其运营模式几乎完全建立在信贷市场和投资者对其的信心之上,而高达近30倍的债务股权倍数的情况下,即使有少部分投资方撤资或者信贷市场停止对其的资金拆借,市场对其信心会发生崩溃。这正是目前欧美金融机构接二连三出现崩溃的原因所在,也是美国政府今年以来一直在努力避免发生的结果。从现在的结果看,尽管美联储已经竭尽全力,但是由于过去的信贷泡沫过大,在目前的情况下要让金融机构在短期内靠自身重建资产负债表无异于天方夜谭。如果没有美国政府或海外主权资金的介入,目前美国金融系统的乱局依然会继续下去。但是,相对贝尔斯登、雷曼兄弟这样规模“不大”而可以找到市场买家的金融机构,以及“两房”这样的规模太大而关乎国计民生的机构,美林证券和美国国际集团这样的“不大不小”的金融机构一旦发生倒闭风险,问题将更为棘手。对于它们,政府似乎拿不出适当的理由直接接管,而一般的大型金融企业又不具备这么大的“胃口”将其资产和负债收入囊中。

这些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最大风险在于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CDS)。虽然上周“两房”被接管引发了1.4万亿美元的相关CDS清算,但毕竟被政府接管的“两房”债券没有受到损失,因此真正的CDS赔付额很小,仅仅是结算上的问题。但如果雷曼兄弟进行清算,以其目前6130亿美元的负债,其资不抵债的“窟窿”究竟有多大现在仍难以知晓,届时如果出现大量的CDS赔付问题,则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连锁破产,这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金融系统面临的最大威胁。NB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