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882 16
2015-03-28

中级宏观教材点评

    本来发在考研板块的,被移到宏观板块,是作者自己学习阅读宏观教课书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适合初学者或考研的学生。

       提到的书很多,我也没办法回头回顾一遍再写。当初应该看完就写点文字的。所以记忆上很可能产生混乱,甚至张冠李戴。当做娱乐消遣就好,不要太当真。欢迎指正。

——————————————————

国外系列

————————————————————

1.曼昆《宏观经济学》

      结构清晰,杂七杂八的内容都不讲,容易给人造成宏观这个领域很系统的错觉。基本上是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框架。适合初学者看。

2.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10e

       涵盖的内容稍微多一些,所以结构显得乱一些。框架也比较陈旧。闲的蛋疼可以看看。最近出版了第12版的影印本。

3.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5e

       大师著作。关于此书,网上评论往往分两种(都是抄自两个最初版本):1.袁志刚鼎力推荐(他的视频课程里),2.框架极其陈旧(说BF1988很好,这本太陈旧)。我想说的是第二种指责毫无根据,否则当前几乎所有中级宏观教材可以扔进垃圾桶了。Blanchard这本书绝对把IS-LM框架各种花样都玩出来了,预期部分写的实在好。

       一般凯恩斯框架的教材都不敢讲先讲微观基础。因为讲完微观基础,IS-LM的波动理论就很难处理了。比如先讲消费,那就得讲永续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讲完这个,那就完蛋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就不成立了,乘数什么的都没有了。IS-LM就没法玩儿了。所以下面提到的国内2.教材就因此被人诟病,“假惺惺地先讲微观基础然后就扔到脑后了(转述自网友鲁峰)。

       但是,把微观基础放在最后也不是没问题。学完最后几章发现前面讲的都不对,这课就结束了!那经济波动理论还能用吗?!Blanchard的做法是在预期那几张重新讨论了很多微观基础,并重新讨论原先的模型。

       Williamson那里,引入乘数利用的是financial constraintBlanchard这本讲的理由更多一些,再比如当前收入上升很可能预示着以后的收入也上升,所以乘数仍然存在。(书看了有点久,不一定都记得准确)

       再比如,Blanchard的书里,投资函数写成IrY)。我忘了他是怎么解释的,不过很可能跟agency costBG1989)以及抵押品价值(KM1997)等传导机制有关,都是很有意思的,可以说确实是引入较近的文献,而非停留在60年的的IS-LM

       此外,最后一章关于2008的金融危机的论述十分精彩,何况还有谁比宏观出身的IMF首席更有适合去论述吗!

4.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一本高水平著作!J. Sachs是个神人,26岁博士29岁哈佛正教授,学界政界通吃。本充分反映了哈佛本科生教材应有的水准。1994年出版,引用大量当时的前沿文献,追踪到了1989年前的发表论文和1990的前后的working paper

       本书没有太多门派偏向(不偏凯恩斯也不偏新古典),基本上是按一个个模块来,所以结构不是特别清晰(宏观本来就应如此,曼昆那里的是幻觉)。特别注重开放经济下的扩展,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数据以及政策问题。可以说本书个性十足,十分值得一读(读过其他宏观后)。

       唯一的我发现的缺点就是太老了,1994年的书,而且也没有再版的可能(Sachs都已经不在经济学呆着了。。。如果要更新,有多少文献要追踪,简直就是重写一本书)。

5. 查尔斯琼斯 《宏观经济学》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其中经济增长的章节占了将近一半,因为作者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增长。C Jones的那本本科生经济增长教材很有名,跟本书的重叠度很高。

       关于波动这块,整体很简洁,但也有料。用了一个IS-MP模型(ISLM的变种),也讨论了货币规则,以及一些动态调整机制,有很浓的新凯恩斯的味道。

       增长和波动两块都挺有意思。

——————————————————

下面三本是比较注重微观基础的。

————————————————————

6.巴罗《宏观经济学》5e

       CCER的指定参考教材。早年人大出版的那个版本没法看,全是错误。07年机械工业出版社重译的版本错误少很多,也流畅很多。

       经典的建立在新古典主义框架上的宏观教科书,但是评价是比较晦涩难懂。不像曼昆那本,学习本书的时候认为应当有较好微观经济学基础(要会捣鼓各种图)。实际上,作者完全是依靠着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来展开的,把推导和结论用平白语言叙述出来。但是,问题就出在不借用任何数学!所以会出现内行感觉作者把直觉讲的很清楚(因为他们心里有模型),但是“外行的却一头雾水(心里没有模型作为支撑)。

      比如,一个冲击对于各个市场的影响其实是同时产生的(在DGE模型中可以同时解出来)。但是强行放弃数学模型,用图和曲线平移的话(一个图只反映partial equilibrium,比如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则会产生一轮又一轮的连锁反应(那么产品市场供给曲线右移,利率下降,反过来又影响劳动供给)。作者只会在几张图中画出较直接的影响(因为最重要),但是初学者就会有很多困惑,有太多东西没法理清楚。

      再比如,作者依靠的模型都是无穷期的,所以在解释的时候又会很罗嗦,也会出现很强的结论,比如临时收入增加的MPC约等于0。很多时候,一个两期模型就能把几乎所有事情讲清楚(这是SteveWilliamson那本的优点),比如跨期替代,强行放弃数学反而增加理解难度。

      此外,本书很好的一点是十分注重一些经验研究。

7.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大概是原先的教材出了5版之后普遍反映太晦涩,巴罗教授几乎重写了,出版了这本现代观点。(国内还有个译本叫《中级宏观经济学》,内容一样,但最后两章被抹去了。)

       个人觉得不如原先那本。微观基础还是没有用模型讲清楚。甚至很多地方还被简化了。最大的区别是,这本书不讲产品市场的均衡了,而改用资本租赁市场,并确定利率。另外花了更多笔墨在经济增长。还有一些细节和第五版是冲突的。看了时间有点久,很多差异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比应该说第五版清晰简明点,但还是推荐优先看第五版。

8. Stephen Williamson 《宏观经济学》

       当前很受欢迎的一本。参照巴罗的书写的,比如开头花大量时间将经济指标的周期性,注重数据与理论的对照。但是写的比巴罗的清晰易懂。比如明确采用两期模型,把跨期的问题讲的很清楚。而且新古典和新凯恩斯都不偏不倚地讲了。而且把一些friction都讲的很清楚,比如失业与搜寻、信贷市场摩擦等等。由此过渡到高宏的学习会舒服很多。

       强力推荐。看巴罗云里雾里的,可以看看这本。

——————————————————————————

国内教材

——————————————————————————

1.袁志刚, 欧阳明 宏观经济学(2)

       算比较老的书了。袁院长也刚卸任,不知道还会不会更新这本书。

       本书前面经典内容部分推导很简明。后面是一些专题,写的还不错。但是有断层,因为后面比前面难很多。初学者读完前面,然后会读不懂后面,感觉也是怪怪的——干嘛非得弄到一本书里。

       宏观基础较好了可以看看后半部分的前沿专题。

2.张帆、易纲《宏观经济学》

       感觉是曼昆+巴罗的读书笔记,外加一些中国的经验研究。本书的特点是先讲微观基础,然后才讲波动。这么做是十分危险的。避讳,不多谈。可以结合我对布兰查德那本的评述。考CCER的不放心就看看吧。

——————————————————————————————

【国内的号称中国版的教材基本上是活生生地套上几个(作者自己做的)实证研究,跟正文联系很弱,很突兀,甚至基本的数据(如GDP)还是依旧拿美国数据。】

3.苏剑宏观经济学(中国版)

       感觉基本没有参考价值。也看不出作者自述的特色。

4.龚刚宏观经济学 中国视角

       中国视角也可以忽略掉了,也就跑几个回归,往模型里面加了通货膨胀的滞后项也都不怎么说明(学宏观的小朋友怎么会懂计量!谁看得懂)

       亮点还是有的。作者的研究跟动力系统相关,所以会花一些笔墨说明非均衡是如何收敛到均衡的,有点意思。

——————————————————————————————————————————

其他有名但我没看过不方便评述的

      AbelBernanke《宏观经济学》7e

      Robert Hall《宏观经济学》6e

      Mishkin《宏观经济学 政策与实践》 看目录:结构沿袭曼昆的,内容比曼昆丰富点。

————————————————————————————————————————

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

       只看宏观的书,开放经济部分可能还不够

——————————————————————————————————

1.      Freenstra、Taylor国际宏观经济学

      写的很好懂。看完之后利率汇率变来变去的应该就比较明白了。有很多有意思的案例。波动部分用的是扩展的凯恩斯模型。后面一些专题也很有意思。

2.      Martin Uribe等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

      神作。正如有曼昆就有巴罗,国际宏观也不例外。这本书是完全建立在微观基础上讨论国际宏观问题。而且,感觉微观模型比williamson那本讲的更清楚。这里的模型大多用代数直接解,比williamson用图可能更清晰。强烈推荐。

3.      Krugman 那本没看过

——————————————————————————————————

货币银行

       像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也和宏观经济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理解宏观挺有参考价值。

————————————————————————————————————————

1.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

       1999年出版的书,至今10多年,仍然是国内教材的典范,不得不说明此书写得不错。国外的教材好,但也有像篇幅太长、与中国国情不贴切等缺点。易()行长早年留洋,并在国外任过教职。自然在教学上偏向国外教材。所以教材的语言友善,讲解清晰,构架合理,循序渐进。但是和米是金等国外教材不同,此书贴近国情。唯一的缺点大概是年代略久远。希望能早日改版。

2.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经典教材。后半本几乎全是宏观里有的话题。

——————————————————————————————————————

最后还得说一下的是,大家都知道现行的本科宏观教材和高级宏观有一定的隔阂。然而,像国外名校的荣誉(honor)课程、理论导向课程(Theory Oriented,对照policy oriented),都会从真正的微观模型开始讲,如国际宏观部分的2.教材,而不会像大部分教材过分迁就数学背景弱的学生,强行使用图和曲线,完全抛开代数。我认为认识那些模型会非常有助于对宏观的理解,学习高宏的时候也会轻松很多。这里推荐2个资源:

1。MITOCW上的中级宏观的notes,2013年的。

2。Stanford的 Pablo Kurlat的notes

(现在似乎还没有像样的教材,也许是因为美帝本科生太弱,没市场 - -)

————————————————————————————————————

晚上就写到这里了,还不知道有什么内容要加。

————————————————————

这是我之前的面试帖子,里面还分享了我之前考研整理的电子版资料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626431-1-1.html

这是我写的关于自己考研经历和感想的帖子。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636147-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28 20:32:51
写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9 14:26:36
LZ看了这么多宏观的书,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呢,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呢?显然对于宏观有心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9 15:44:18
stevenmjs 发表于 2015-3-29 14:26
LZ看了这么多宏观的书,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呢,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呢?显然对于宏观有心得
如果我看了10本小说,你觉得会多嘛~而且宏观的书大同小异,入门后看的很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9 16:50:52
luluxiyue 发表于 2015-3-29 15:44
如果我看了10本小说,你觉得会多嘛~而且宏观的书大同小异,入门后看的很快的。
宏观我觉得主要就是入门难。刚开始总感觉很乱,理不出一个头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9 18:21:25
stevenmjs 发表于 2015-3-29 16:50
宏观我觉得主要就是入门难。刚开始总感觉很乱,理不出一个头绪
是的,入门比较难。乱是没办法的,宏观就是“很乱”的。有的人是一本书反复看,领悟很多。像我,是不同书反复看,逐渐入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