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94 2
2008-10-01
社会学与经济学 (2006-12-16 16:52:11)

引自:http://life.bbs.bokee.com/ThreadTree.next.181.133675.html

应该说,经济学的资格比社会学老得多。“政治经济学”这个词是由蒙克雷蒂安在1615年引入的,而“社会学”这个词是孔德在19世纪30年代首次使用的。所以说,社会学与经济学相比,只能算是后生小辈。而且,经济学也先于社会学在大学里占有一席之地。
应该说,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和约翰·穆勒能将经济学与社会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对经济理论和社会制度的见解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因此可以这么说,他们拥有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广博的视角。穆勒认为:“对其他事物一窍不通的人多半不是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各种现象彼此交互作用着,如孤立起来,则不能加以正确的理解…”。但我们的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先生对穆勒这种态度并不支持。1830年到1842年间,孔德出版了百科全书式的《实证哲学教程》书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一词。正是通过这本巨著,19世纪的多数学者才渐渐了解了社会学。孔德认为,“社会学”代表了人类知识的最高级阶段,在他的框架里,“经济学”没有独立的地盘,他认为经济学是伪科学。我们的孔德先生还说经济学是完全无用却又极其抽象的东西。你看,我们的社会学还立足未稳,就先给自己树了一个强敌,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社会学的日子并不好过。经济学家对孔德的著作反应非常强烈,特别在英国。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翰·凯恩斯、约翰·尼维尔·凯恩斯和其他著名的经济学家孔德的批评进行了责备。孔德的观点被一一质疑。这是在欧洲,但社会学在美国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在19世纪末,社会学家还是没能让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让大学接受。在1894年,社会学家应该说是受到了“虐待”。在这一年,纽约举行了一次美国经济学会议,在这一会议上,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冲突。经济学家直言不讳地告诉当时的社会学大家阿尔比恩·斯莫尔和其他与会的社会学家,“没有得到经济学家的赞同,社会学家无权为自己在社会科学中圈出一块地盘”。社会学家明白了,如果没有经济学家的支持,他们跻身大学的机会将非常渺茫,因此决定退让一步。最终,社会学家在大学里设立了自己的学术领域,但代价是让出了经济学的论题。所以,曾经雄心勃勃地要综合所有知识的社会学,那时就变成了一个“打杂的科学”,也就是所谓“Left-over Science”,只能处理一些五花八门的题目:如婚姻、自杀、离异和怪癖行为。真的是好可怜啊!
令我们略感欣慰的是,在欧洲,社会学还是比较有面子,虽然只比美国多保持了几十年,不过也算不错了。为什么在欧洲,社会学还有它讲话的地方呢?多亏了几位功力比较深的社会学前辈,比如迪尔凯姆、帕累托(此先生同时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等。特别要说一说韦伯,他一直在试图保持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流与联系,他还和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合作过,熊彼特也是在社会学与经济学都造诣很深的人物。但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韦伯和熊彼特的努力还是没能挽救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的感情,他们还是越来越疏远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经济学经历了一次飞速的数学化过程,而在二战后,我们的社会学才一般性地采用了定量方法,而数理社会学迟在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从1930年到1950年,经济学与社会学实际上已经完全分开了,不像以前,还有些纠缠。而从1950年到1980年这段时期,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没有交流的情形到了顶峰,除了一个例外,就是哈佛大学在1951年到1956年开设的“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的课程。而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经济学大幅度扩张,到80年代,经济学已涉足的领域有法律(如科斯)、历史(如诺斯)、组织理论(如威廉姆森)、社会学(如贝克尔)、教育学(如舒尔茨)以及政治学(如布坎南)。
那么,我们的社会学怎么办呢?社会学家看到经济学家已经骑到他们的头上,其中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决定反击。在20世纪70年代,哈里森·怀特打了一个前锋,在1979年美国社会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他提交了一份关于“作为社会结构的市场”的研究成果。他说,社会学家也应该涉足经济问题。在1981年,创建一门全新的经济社会学的尝试出现了。我们杰出的格兰诺维特先生在1985年的一系列著作也是对经济学家涉足社会学的有力的反应。同样的进展也出现了在理性选择社会学方面。到现在,社会学与经济学已经重视双方的交流,毕竟我们的社会学也有一百多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1 17:50:00

推荐一本图书《经济学与社会学》

作  者: [瑞典]斯威德伯格 著,安佳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分界线目前正受到重新界定一但怎要界定、为什么界定和由谁来界定?理查德·斯威德伯格在与多位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后,以这本启人思考的方谈录回答了这些问题。基本的情况是,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相互漠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就像社会问题根本没有经济因素,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就像经济问题中根本没有社会因素。然而,今天这两个领域出现了对话,经济学家正在老虑社会问题,而社会学家也逐渐对理性选择和“新经济社会学”产生了兴趣。

作者简介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曾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专业领域是经济社会学。
主要著作有:《经济社会学原理》(2003),《巴克斯·韦伯及其经济社会学思想》(1988),《熊彼特传》(1991),《经济社会学:过去与现在》(1997)等;并与尼尔·斯梅尔策合编《经济社会学手册》(1994),与彼特·赫斯特罗姆合编《社会机制:一种社会理论的分析的方法》等。

目录

鸣谢
导论
第一部分 论辩者
1.加里·S.贝克尔
2.詹姆斯·S.科尔曼
3.乔冶·A.职克洛夫
4.哈里森·C.怀特
5.马克·怀拉诺福特
6.奥利弗·E威廉姆森
第二部分 倡导者
7.肯尼思·J.阿罗
8.阿尔伯特·O.赫希曼
9.曼库尔·奥尔森
10.托马斯·C.谢林
11.尼尔·J.斯梅尔策
第三部分 评述者
12.丹尼尔·贝尔
13.乔恩·埃尔斯特
14.阿玛蒂亚·森
15.罗伯特·M.索洛
16.阿瑟·B.索伦森
17.阿齐·B.索伦森
结论
人名表
索引
译后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18:34:00
其实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互相渗透和影响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美国有一本专门的季刊,就叫《美国经济学和社会学季刊》(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