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583 1
2015-04-24

存款准备金_存款准备金的职能与影响



存款准备金的目的:
   实行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存款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中央银行控制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多少和准备率的高低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这个制度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将吸收的存款全部贷放出去,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或以库存现金形式自己保持。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重,称为准备率。
存款准备金的四种职能:
第一,缓冲职能。通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助于在流动资产状况发生变 动时稳定隔夜利率;
第二,流动资产管理职能。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准备金需求的一个来源,从而可以补偿通过自发性因素产生的流动性资产供给;
第三,货币控制职能。可以被作为一种控制货币总量的手段;
第四,收入或税收职能。可以被认为是中央银行收入的一个来源

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银行:由于资金减少,贷款利润会减少,这对于仍然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的业绩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会催促银行更快向其他利润来源跟进,比如零售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这样也会进一步加强银行的稳定性和盈利性。
企业:资金紧张,银行会更加慎重选择贷款对象,倾向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风险小的大企业,这会给一部分非常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大企业和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强者更强。
股市:影响非常有限,幅度比预期低,而且就大部分银行的资金来说,都还比较充裕,这个比例对其贷款业务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市场很早就已经预期到人民银行的紧缩性政策,所以股市在前期已经有所消化,只是在消息出台时的瞬间反映一下而已。
基金:没什么影响,基本上是随股市和债市走的。
期货:如果存款准备金下调,则资金流入期货市场,从而引发短期的剧烈波动。
存款:银行会加大力度推陈出新吸引存款,但对于老百姓而言,没什么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4-24 15:29:05
我来提一个关于存款准备金的颠覆性的观点,保证没有任何人提出来过。

准备金是应付银行挤兑为最主要目的,这个是没有错的。
其次,准备金率影响着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最大货币乘数的大小。这个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我想说的是,我国目前央行有高达22万亿的存款准备金,很多人认为,这个钱,放在央行是死钱,假如释放到社会中,就是流动性,因此,降准,可以缓解社会上的流动性的作用。

这个观点是错的。

这个颠覆性的观点是。

因为有电子货币的存在,虽然存款准备金存在于央行,但流动性,却仍然存在社会上。因此,将准,并不能缓解社会上的流动性的问题,(当然继续释放贷款派生货币,那是另一回事了)

这只能用举例的方式来说明了。
例如现在社会上,约30万亿基础货币.
假如没有电子货币的存在的话。那么社会中必须印刷30万亿的基础货币流通。
货币存回银行,仍然要交准备金20%,不断存贷循环,那么社会上目前有22万亿的基础货币,被收储到了央行。那么社会上总的流通货币,就是8万亿规模,其中还包括了银行的库存资金.
假如全用现金交割的话,那么社会中的流动性,则不足8万亿.其流动性,等于基础货币减去央行的准备金.

而现在正因为有电子货币的存在,银行体系中,约30万亿(实际上是33,34万亿规模左右)的活期存款,其中大部分以电子货币存在,其交易不需要现金交割,其流动性仍然存在社会上。

任何活期存款,几乎大部分都是以电子货币的形式存在的,都是具有流动性的货币,都存在于社会中。

而假如依靠现金交割,则大量的准备金,则收储在央行,失去了流动性。

这个就是电子货币出现后,导致的一个全新的金融货币现象。

如此等等引出了一系列的全新的金融货币新事物。


因此,降准,不会缓解社会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但可以增加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甚至还可以认为,频繁及大幅度降准,意味着银行系统的风险来临了。别忘了准备金本就是为了应付银行系统被挤兑而设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