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8-10-7 17:19:00
有些道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7:24:00
真的很欣赏这篇文章 顺便说一句 我一直以来也是这么个思路 真的该转变一下了 仅仅靠短期的宏观政策 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8:26:00

汇率形成机制是失衡又是什么原因?

国家要强盛,经济就要搞好;经济要搞好,实业就要强大;实业企业要强大,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就要发达.
而这些同时又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所以中国目前的选择就是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市场化.

改革开放今年刚好是30周年纪念日. 然而我国的市场化还不很成功.我们离市场经济还有很多路要走.

资本,资金,也就是金融资源仍然是被垄断的.中小企业融资还有相当大的门槛.很多方面往往是对外开放了,却反而没有对内企,尤其是中小企业开放.

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拐点---现在主要在体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推进.
现在要想在市场化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有待于政治领域的改革的推进. 政治,经济两翼应该有个协调的问题.单靠一支翅膀,迟早会出问题的.想必这也是新一届政府现在正在着力政治稳步强化改革的初衷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8:2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8:30:00

计划经济的两大支柱---城乡分割(二元经济),以及国有经济, 仍强硬而顽固的挺立着。所以我们的经济还远不是市场经济,市场化的道路还很艰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9:13:00

  楼主你不觉得写这文摘的人是马后炮吗?

他那么NB的怎么在06年不说,现在出来了才说,他这样的文章我没学过经济我的能写.因为现在大家都看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9:51:00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0:25:00
extremely goo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1:14:00
以下是引用leefey在2008-10-7 9:54:00的发言:

粗略看了一下,谨慎怀疑是吴老师写的东西。

有些最基本的经济学史实和经济学常识都是错的。美元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就被当作主要的外汇储备,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日欧发展起来,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8%的通货膨胀是不是很高?这个问题本来很不好说,从中国的历史数据来看,它很高了,仅次于94年前后的膨胀率。但是,如果真拿国际经验来比,真的不是特别高,何来“国际上严重的通货膨胀”之说。

汇率问题是大问题,可利率问题就不是大问题了吗?央行为什么货币政策总是失效?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目前中央银行很孱弱,或者说一套银行体制全面问题。中央银行不敢放开汇率和利率,怕风险控制不了。当然,也确实控制不了。而且,目前对市场运作的研究根本不够,无法给市场准确地把脉下药(不考虑是不是真的能做)。吴老不可能看不到上述的一大堆问题,把问题归结到汇率上,让人觉得很诡异。

看了一下上面各位的回复,很多只是盲目的一听说是吴说的话,就表示赞成。

我很同意上面这位兄台的话,说的比我想到的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1:24:00

说到底 体制问题 更深一点 能力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1:28:00
好贴,长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1:36:00
以下是引用xianggd在2008-10-7 13:23:00的发言:
吴讲的也不一定全对,把汇率放开好啊,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就是前车之鉴。我们现在还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主要就是资本项目还在管制,如果放开了,雷曼这种事情还不是会在中国发生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1:42:00
中国在未来几年还会推进这种政策来实现高速增长吗?感觉这种速度有点违反经济原理,畸形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00:00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27:00

很好的文章,值得一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28:00

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29:00

期待合理机制的出台和实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36:00
还是高筑墙,广积粮,缓冲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36:00
还是高筑墙,广积粮,缓冲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01:00

阅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20:00
经济学家,要对得起国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30:00

中国问题多多啊,找不到头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43:00
以下是引用freer在2008-10-7 9:14:00的发言:
这些问题分析的很透彻,但是仅从经济政策,行政手段是不能彻底根治的,有时必须要引进博弈的思想,要从当局者角度来考虑问题,有些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要不然也不会买了美国"两房",那么多债券,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国广大的国民
呵呵,还真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44:00
任何一次对于民族性的改革都没有成功过,中国这么大,肯定会有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有些东西不是上边不知道,而是他也没有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48:00

这里面当然还隐藏着政治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14:55:00

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20:12:00

吴的意思是人民币升值,减少出口,请看评论

评吴敬琏:目前人民币升值是灾难

 

最近网上热炒吴敬琏是间谍,并没有给出确凿证据。然而,针对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外贸市场萎缩,吴说,当美国的债主危险性很大,几年前就有包括我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存在很大危险,主张人民币升值。”,(http://www.nanfangdaily.com.cn/nfjx/200809280057.asp)开出的药方是人民币升值,也提到转变增长模式,没有提到具体转到什么模式,却认为,“转变增长模式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制度性障碍。所以,要真正能够实现转变,就是要推进改革、消除这些制度性障碍。”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80927/05125349354.shtml)却反对增加工人工资。在一次公开对话中,胡春力教授认为我们的工资水平太低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然而,吴敬琏接过胡春力的话头表示,我先感谢胡所长纠正我说的一个不周全的地方,就是关于我们为什么消费力低。但我还是归结为增长的模式问题。(http://news.qq.com/a/20080923/000636.htm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消费市场萎缩,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减少,出口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能解决我国出口市场面临的萎缩问题吗?由于美国市场萎缩,出口减少已不可避免,不管人民币升值还是不升值,甚至贬值,向美国市场出口都会减少。如果我们找不到替代市场,我们的企业必然停产倒闭,工人失业,从而使内需市场下降,给国内经济带来剧烈动荡。人民币升值,会提高我国外销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削弱市场竞争力,在国外已经萎缩的市场上进一步降低市场分额,使我国外贸市场进一步萎缩,从而带来更多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从而打击我国经济。面对当前我国外贸市场不可避免的萎缩形势,我们理应一方面努力保持现有的外贸市场,另一方面尽快增加内需,增加内需才是解决需求不足的根本方法,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正如胡教授所说:“为什么出口?是因为我们内需不足。为什么内需不足?是因为我们整体工资水平太低。东西过剩,并不是说真正意义上的过剩,是相当于购买力的过剩,我们工人的工资使大家买不起这么多好东西,所以堆在商店。只有廉价出口,美国人使用我们物美价廉的东西,还一天到晚制裁我们,而我们这些打工仔呢,工资很低很低,他买不起这些消费品。所以这个结构问题,形成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不光是汇率什么时候放开的问题。”

       主流经济学家一贯主张成本比较优势,压制国内劳动者收入,从而导致内需市场始终远远低于生产能力,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目前出口商品量已接近内销总量,这是我国发展速度受到阻碍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面临严峻经济形势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我国已经发生了大量企业倒闭,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是,我们的民工还有土地和粮食,还不至于挨饿,从而带来社会动乱。然而,吴等主流经济学家一个时期以来,主张土地私有化,从而将农民手中的土地彻底夺走,剥夺农民手中最后一块活命的财富。这些主张的实质是将中国又退回到过去的封建时代土地私有化,为资本家准备失业大军,其后果令人不堪设想。

当前人民币升值的结果是什么?国内现在有大量国外游资,通过多种渠道变成人民币进入国内股市楼市,现在国内股市楼市徘徊,而国外发生金融危机,这些游资急需回笼营救自己的老窝。他们希望中国汇率大幅上升,从而在离开中国换回外汇时大赚一笔。人民币升值还将降低产品竞争力,进一步降低出口,使企业倒闭增加,失业增加,从而使国内消费降低,导致经济危机。

       我国外汇储备过多,提高内需从而减少出口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但是,当前不是减少出口的时机,采取升高人民币汇率,更是错误的方法。国家还有很多手段降低出口,例如,国内为了鼓励出口,实现出口退税政策,我们可以降低退税率,取消退税,甚至实现出口收税政策,从而降低出口,减少外贸储备。等到美国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内外市场稳定,我们应逐步提高国内市场容量,降低外贸市场,实现平稳过渡。

       提高国内消费能力的方法应该是提高粮食价格,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民工和工人收入,从而提高工人收入,同时解决粮食涨价带来的影响,这将使人民币贬值,与此同时打压股市和楼市,从而打击外来游资。提高资本家和高收入者收入,是不可能增加多少消费的,因为他们的消费已接近饱和,他们在银行的大量存款就是证明。虽然增加劳动者收入,会增加成本,对出口产生影响。但是我国产品成本中,劳动者工资在成本中低于11%(工资在gdp中占11%,gdp是产品增加值,不是产品本身价值),工资即使增加10%,产品总成本不过增加1%,对出口产品竞争力影响较小。相反,人民币汇率增加10%,就是外销产品价格提高10%,对出口产品竞争力影响巨大。

       指望资本家来提高工人工资是不可能的。政府必须介入,通过不断提高最低工资的方法,

提高普通劳动者工资。同时政府应建设好社会保障,降低房价,启动真正的住房需求,制定政策防止炒房炒股活动。不能任凭股市楼市炒作获得高利润,从而吸引发展资金,使其他行业资金紧张,影响经济的平衡发展。

       生产和消费应保持平衡。这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今天,一个普通老百姓都已经认识到,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使我们的出口减少,导致我们的企业停产,工人失业,经济学家理应提出对策,增加消费市场,从而减少企业停产和工人失业。然而,他们却提出要使人民币升值,使我们的产品出口进一步减少,从而带来更多的失业和国内市场萎缩。作为经济学家,难度不知道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难道有些主流经济学家真是愚蠢到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了?现在还要主张人民币升值,令人不得不怀疑其居心何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4 23:50:00

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6 10:37:00
中国政府应该多听听人民的声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