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别 | 论文题目 | 作者姓名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检验体系的构建 | 傅德印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房屋特征的质量效应及其对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影响——基于Hedonic模型和Chow检验的整合分析 | 孙宪华、张臣曦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基于非平稳的长记忆性检验理论及实证分析 | 李锐、向书坚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基于经典计量模型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 刘洪 黄燕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多阶段库存控制策略研究 | 柯 蓉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基于奇异值分解去势的线性与非线性趋势序列单位根检验 | 刘田、史代敏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基于中国城市统计数据的CPI偏差估计 | 许永洪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计算机价格指数的编制——基于hedonic模型的研究 | 高艳云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简明统计学术史纲要 | 于忠义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将MPPS抽样设计引入统计教学的思考 | 张勇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西格玛水平与不合格品率的关系研究 | 王斌会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整体偏态分布情况下平均数问题研究 | 黄恒君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编制研究 | 李晓玉 常宁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中国主要价格指数季节变动模式测定研究 | 张鸣芳 潘索贤 |
| 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 | 資料採礦的未來趨勢 | 葉瑞鈴 郭晉源 謝邦昌 蘇志雄 |
| 国民经济核算 | 第三产业资本存量地区差异及其成因 | 曹跃群、刘冀娜 |
| 国民经济核算 | 工资上调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的分析 | 王娟、李兴绪 |
| 国民经济核算 | 基于EKC框架的社会资本水平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1995-2006面板数据 | 卢宁、李国平 |
| 国民经济核算 | 能源消耗的双极分解模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尚红云 蒋萍 |
| 国民经济核算 | 未观测经济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吗 | 刘丹丹 |
| 国民经济核算 |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与发展30年 | 朱启贵 |
| 国民经济核算 | 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水平:基于总资本框架的估算 | 钱雪亚 王秋实 |
| 国民经济核算 | 中国有效就业量的测算(1978-2005) | 田成诗 |
| 国民经济核算 | 资本服务及其测量——关于SNA2008修订版的一个议题 | 魏瑾瑞、孙秋碧 |
| 国民经济核算 | 资源租金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 王永瑜 |
| 国民经济核算 | 关于服务业统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 杨 灿 |
| 收入与消费 | 城乡居民,谁更谨慎?——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比较 | 郭香俊、杭斌 |
| 收入与消费 | 从分布分解的视角看收入不平等的变化 | 孙敬水、陈娟 |
| 收入与消费 | 共比离差法优于基尼系数法 | 丛培华 |
| 收入与消费 | 亲贫困增长的公理性标准及其测度指标评价 | PictOld PictOld |
| 收入与消费 | 收入不平等指标的比较研究 | 洪兴建、习明 |
| 收入与消费 | 我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 姜磊 |
| 收入与消费 | 习惯形成下的缓冲储备行为 | 杭 斌 |
| 金融保险财税 | VaR方法在开放式基金风险测量中的应用 | 李进芳、王仁曾 |
| 金融保险财税 | 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地方税收入 | 何庆光 |
| 金融保险财税 | 供需平衡原理与新股发行决策 ——兼论不同市场条件下的IPO发行博弈
| 沈锡飞 苏为华 |
| 金融保险财税 | 宏观金融运行稳定性监测的实证研究 | 闫瑾 |
| 金融保险财税 | 货币增速、需求利率弹性与通货膨胀 | 刘卫华 |
| 金融保险财税 | 面板删失视角下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研究 | 黎实、黎梅、李林、高勇标 |
| 金融保险财税 |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计 | 王泽填、姚洋,、 |
| 金融保险财税 |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 | 肖红叶、王莉、白东杰 |
| 金融保险财税 | 我国农村人身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 刘扬、张桂香 |
| 金融保险财税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性别利益分析 | 胡玉琴 |
| 金融保险财税 | 运用结构变点理论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 王黎明 |
| 金融保险财税 | 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滞后协整关系研究 ——基于近期通胀数据的实证研 | 丁媛 |
| 金融保险财税 | 成交风险、交易成本、逆向选择风险与投资者订单选择策略 | 马丹 |
| 金融保险财税 | 基于GARCH模型族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行为实证分析 | 郑宏 蒋萍 |
| 金融保险财税 | 我国股票市场beta系数稳定性研究 | 方匡南、朱建平 |
| 金融保险财税 | 我国金属期货价格指数编制研究 | 徐国祥、李宇海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程开明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国家治理机制、绩效与经济增长—基于不同类型国家的实证研究 | 吴敬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基于金融市场发展的FDI溢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省际面板数据研究 | 李金昌 曾慧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教育产出结构、资源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 | 孙蕾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结构:程式化事实及其经济基础 | 邹卫星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 章上峰 许 冰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我国FDI区位分布影响因素的Dynamic Panel Data模型分析 | 钱争鸣,吴琳,邓明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我国东西部均衡积累路径的模拟与分析 | 顾六宝 王孟欣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政府如何应对PPI上涨? | 吴丽丽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中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对比研究 | 蒋志华 白斌飞 李庆子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9778-20077 | 施凤丹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中国省级CPI的俱乐部趋同性——CPI对宏观调控冲击区域效应的经验分析 | 白仲林、郭小力、史哲 |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转型期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卢二坡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ULC与中国竞争力测度研究 | 赵慧卿、郝枫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长江水质污染状况的动态加权综合评价 | 王建平,陈相成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广东省最终需求结构的能源消耗强度优化模型及分析 | PictOld PictOld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控制环境因素 | 张琳琅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武器装备采办风险评估 | 纪建强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 王吉培、张志伟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基于顾客满意度陷阱的市场细分方法研究 | 廖颖林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库区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分析 | 李灿、徐映梅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突发水污染事件损失评估指标及估算方法 | 侯 瑜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指数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 袁捷敏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基于承载力视角 | 石刚 王卉彤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内蒙古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冯利英 |
| 综合评价理论与运用 | 中小企業新巴賽爾協定之信用評等模型研究 | 鄭宇庭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Generalized inferences on the common mean of several inverse gaussian population. | Ren-Dao Ye Tie-Feng Ma Song-Gui Wang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Simultaneous Variable Selection for Heteroscedastic Regression Models | 王大荣、张忠占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多元条件Copula-GARCD-JSU模型及应用 | 蒋翠侠 许启发 张世英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基于卡尔曼滤波估计的连续性抽样调查研究 | 陈光慧、刘建平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基于模型参数基展开的函数回归及其应用 | 朱建平、靳刘蕊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 吴继英、赵喜仓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随机系数整值滑动过程 | 喻开志、邹红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威布尔分布场合步加试验和步降试验的效率比较分析 | 顾蓓青、王蓉华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一种带警戒限的均值图 | 郭宝才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异常值点对单位根检验的致命影响 | 赵进文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有序秩聚类及对地震活跃期的分析 | 朱建平、方匡南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指数分布串—并联混合系统产品的统计分析 | 王蓉华、 袁芳、雷平、徐晓岭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面板数据模型的诊断检验问题的研究 | 吴鑑洪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Multi-spectra CWT-based algorithm (MCWT) in mass spectra for peak extraction | Sean Kuo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多變量線性迴歸模型建構程序之研究 | 鄒幼涵 、劉國傳、陳瑞照 、黃登源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Extended Four-Parameter Beta-Binomial Model as a Mental Testing Mode | Miao-Hsiang Lin;Yu-Tai Hsieh |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非线性协和模型:理论与方法 | 雷钦礼 |
| 经济计量方法 | 基于Copula函数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计量的研究 | 戴丽娜 |
| 经济计量方法 | 基于CVaR的开放式股票基金市场风险的研究 | 刘晓焕 |
| 经济计量方法 | 基于MCMC的贝叶斯变结构金融时序Garch模型分析 | 朱慧明 曾慧芳 |
| 经济计量方法 | 基于多目标优化和效用理论的高阶矩动态组合投资 | 蒋翠侠 许启发 张世英 |
| 经济计量方法 | 基于理性预期模型的最优货币政策在我国的应用 | 许冰,叶娅芬 |
| 经济计量方法 | 基于泰勒规则构建我国融入资产价格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及金融状况指数FCI | 袁靖、黎实 |
| 经济计量方法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判断与预警---基于因子分析Logit模型的经验证据 | 李腊生、张岩 |
| 经济计量方法 | 中国股市和债市波动的变相关结构——基于门限混合COPULA模型 | 王 璐 |
| 经济计量方法 | 组合投资决策的收益-风险分析框架 | 许启发 蒋翠侠 王永喜 |
| 经济计量方法 | Valuation of Interest Rate Spread Options in a Multifactor LIBOR Market Model | Ting-Pin Wu;Son-Nan Chen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成本关系模型探讨 | 陶然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对外贸易、FDI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 赵晓霞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2004年国际贸易关系网络影响因素分析——基于40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流量矩阵数据 | 徐映梅 程佩玲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效率研究 | 马树才、张华新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关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与结构分析 | 王桂芝 孙家彩 李洁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基于技术进步的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以浙江为例
| 章迪平 孙敬水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 苏为华 孔伟杰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运输服务贸易 | 王磊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测度及实证分析 | 张爱婷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人口普查数据的家庭人口学研究 | 周福林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会促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吗?——基于2000-2006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宋马林 杨杰 余华银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要素-产品比价研究:国际经验与历史证据 | 郝枫 、肖红叶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医疗服务价格联动机制研究——基于龙游县人民医院的数据分析 | 许冰、曾菊英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整合统计分析—以企业战略与管理控制的整合为例 | 王建军、郑石桥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谷彬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中国四大直辖市能源利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 赵楠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国际石油价格与国内石油价格波动关系研究 | 余厚强 蒋萍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吴静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駕駛行為對油耗影響之研究 | 王鴻龍 姚修慎 蔡宗憲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台灣農業貿易自由化之政策模擬分析-TWAPS系統之應用 | 許玉雪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Determinants of Performing Arts Attendance in Taiwan: A Multivariate Probit Analysis | Tsung-Chi Cheng and Wei-jen Wen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MONITORING A PROCESS USING VSI LOSS CONTROL CHARTS | Su-Fen Yang |
| 统计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 海洋產業與天然災害研究之科技計劃人力規劃初探 | 楊君琦、謝邦昌、劉曉雯、李信達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9 19:44:4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