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习交易所” 英国《金融时报》
安德鲁•杰克
尼克•西蒙斯(Nick Simmons,见上图)十几岁的儿子放学回家时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给他的一位女同学找实习工作。对此,西蒙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应对,并且由此产生灵感,在不久前创建了一个网站。
“我想了想同意了,但有一个条件,”他回忆道,“我儿子也需要一份实习工作,当我了解他同学的父亲做什么工作后,我礼貌地给这位父亲发了一封电邮,问他是否有兴趣为我的儿子找一份实习工作。我们最终创造了两个原本不会存在的实习生岗位。”
在这所父母大多为银行家和律师的学校里,这两份实习工作并不常见,找起来也不容易。西蒙斯为那位女生提供了了解他平面设计师工作的机会,他的儿子则在一家国际政策智库的负责人手下工作了一周时间。
与他这代人的多数人一样,西蒙斯十几岁时候的工作经验只不过是周末在酒吧工作赚钱。但如今,他意识到父母和子女都面临压力,要更多更早地了解毕业后的世界。
“现在这是上学、申请大学和找工作所必需的,”他表示,“所有数据都明明白白。企业表示,工作经验几乎比他们在考试中得到的分数还要重要。”
他在网上努力搜寻了一番,看看是否有有用的网站可以帮助找到实习工作,但他发现发布很多职位信息的网站很少,多数是“假冒的职业介绍所”,针对的是已经20多岁的年轻人,向他们提供廉价的实习岗位,以取代聘用全职员工。
于是,过去4年,他利用闲暇时间开发了他的在线服务网站MyInternSwap.com,发挥他的设计专长,并付费给程序员编写信息发布、数据库管理以及安全所需的软件。
他找到的最接近的模式是交友网站。但他在利用相同的配对原则实现不同的目的。他的设想是鼓励和方便家庭与家庭之间交换实习工作,主要是带着一个社会目的:创造机会,同时避免孩子们在自己父母工作的地方实习的尴尬。
“现在没有公开提供的实习机会,”他表示,“除非家人或朋友强迫,否则谁愿意接受这种工作?我们可以创造这样的机会。”登记和搜索(可以根据地点和工作种类搜索)将是免费的,不过他计划向会员收取24英镑的年费,以弥补开发和营销成本。
在最近的试运营阶段,他签约了近500个实习岗位,每个试图寻找实习机会的学生都需要由他们的家长、近亲或朋友提供一份工作来交换。鉴于伦敦(试运营推出的地方)的大都市特点,该网站提供的职位遍及17个国家。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项计划会让实习变得更为容易和更为公平。“这让我担心,”资深职业顾问、学者托尼•瓦茨(Tony Watts)表示,“从个人角度来看它颇具吸引力,但它进一步强化了当前找实习工作的压力催生的精英主义和特权,而且会阻碍社会流动和社会公平。”
西蒙斯反驳称,除了金融、法律和营销领域等更传统和专业的工作,MyInternSwap还提供瑜伽、农业和炸鱼薯条店的工作。他还计划推出一个“孤儿计划”,让规模较大的企业为那些希望寻找实习机会、但他们的父母无法提供交换实习岗位的人提供实习机会。
英国德比大学(University of Derby)职业教育教授特里斯特拉姆•胡利(Tristram Hooley)表示:“新技术能够为更多人开放并扩大网络但……显然这可能只会向相对有特权的阶层开放。任何一款应用最大的挑战是真正让人用起来。”
把实用性和平等放一边,该网站至少会给一些人带来希望:在这个多数青少年仍很懵懂的世界,它可以提供更多透明度和机会。
译者/梁艳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