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5-5-17 22:16:32
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7 22:24:07
还没有认真读过萨缪尔森的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8 10:34:38
伟大的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8 10:40:23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非常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8 11:20:38
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8 13:08:46
借此向这位老人致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8 17:46:40
大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0 09:48:23
其实中西方的教材看了几本,感觉就是西方的教材会比较有趣,与生活的联系比较多,适合入门者培养兴趣一直看下去,而中国的教材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还是偏注重了数学与推理,看着有点枯燥无味,入门者可能根本就没有兴趣看下去,但是大家都知道不同经济学家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看法的,在某些方面上,中国的教材或许更贴合国情,更适合我们深入的研究,毕竟西方教材很多是依据他们自身的国情来写的。虽然我也不是很喜欢看高老的作品,但我觉得他在吸纳外来文化和分析西方经济学在中国国情下的可行性方面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在这方面可能中国的一些教科书并不会逊色于萨老等为首的西方教科书,只能说是各有千秋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0 11:36:37
还是曼昆的和萨老师的有一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3 11:55:22
感谢,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5 13:51:41
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1 23:10:27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