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1111 0
2015-05-23

互联网的四层境界

谈工具—互联网

第一层:互联网只是传统企业的工具

标志:电子商务

传统企业把互联网当做工具来提升效率。

电子商务就是最典型的第一代互联网,传统企业慢慢学会了去网上售卖产品,去服务用户,去做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更加注重微信、微博这些社会化工具,建立公众账号做微信运营、开了淘宝店不够再开一个微店。本质上都是把互联网作为工具,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效率。

马化腾前几日提到互联网的几个典型问题,比如做互联网金融遇到了传统金融机构的阻力,微信刚刚起来时与运营商关系搞得很紧张,滴滴和快的影响了传统出租车产业,都是“互联网”第一阶段面临的典型现象,阻力巨大。这种互联网本质是市场的再分配,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企业,从不擅长应用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到擅长被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必然会遭遇阻力。

这样的互联网现象,发生在网络媒体、网络音乐、OTT业务诸多领域,伴随这些行业的是革命、颠覆、淘汰、替代这些非常激烈的词语,互联网与传统经济水火不容。这个互联网现象从互联网第一天出现就开始存在,传统企业一直在尝试搞懂和运用互联网只不过难以奏效。随着移动互联网让生活与网络、实体与虚拟经济更紧密的结合,让线上线下竞争空前激烈起来,不过,尝试互联网的传统行业依然只是将其作为可选工具之一。

谈结合—互联网

第二层: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新经济

标志:在线经济

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开始走出传统的“信息”边界,向实体服务衍伸,BAT们纷纷投资传统实体产业,同时自己的业务开始涉足到实体。同时,稍有实力和远见的传统企业亦开始投资互联网业务,尝试基于互联网来重新设计自身业务,更多的是来自传统行业的人与来自互联网的人组建新团队来开展业务。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形成新经济,整个过程利用互联网思维、粉丝经济、大数据诸多新技术来运营,业务模式完全基于互联网,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帮助传统产业重构升级,还有一种说法是用互联网去改造传统产业。这个阶段的互联网经济对于传统经济更多是依赖关系,在供应链、实体生活服务、行业垄断资源上都可能会遭遇壁垒。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之间不再是水火不容,而是互相利用、互相渗透,探寻更多的新经济可能。

这个层次的互联网更多是中国特色,硅谷就没有O2O这样的热门概念,因为传统服务业相对成熟,教育、医疗、出租车、生活服务等等,并不存在互联网的改造空间。

谈重构-互联网

第三层:彻底重构供需改变世界运转方式

标志:共享经济

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纯竞争,不再是纯协作,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世界的供需模式,形成新的经济模式。几个明显的特征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

1、共享经济爆发:Uber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供需匹配,需求方可以实时地、便捷地、低成本地获取,而生产者则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把服务给到消费者。它成功地(至少看上去)去中心化,让P2P模式遍地开花;它让整个系统的闲散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它受益于移动互联网、LBS、移动支付诸多新技术。

2、个体价值释放: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移动互联网对个体的解放有过之而无不及,美甲师、厨师、按摩师、月嫂、修锁匠,有些技能的人都可以通过App接单;教师、医生、律师、记者诸多受雇于组织的人开始直接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就算普通人也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的时间和技能。与之相伴的是,上门经济流行,你可以通过App选择上门服务的按摩师。总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供给者并且非常容易地找到需求方。

这时候互联网不再是传统行业的工具,它的价值已不再是信息透明或者提升效率,而是精准地匹配供需关系。PC时代互联网连接网页,移动互联网连接人,互联网则让互联网连接需求与供给。

谈智能—互联网

第四层:人工智能主导的后互联网时代

标志:工业4.0

互联网不只是超链接表征的Internet、不只是App代表的智能手机网络,而是万物互联的物联网、人人互联的移动互联网、需求与供给互相连接的实体经济网络共同组成的超级网络。我们可以称之为“后互联网时代”,这时候已经没有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人才、互联网专业的存在了,基于互联网分化出智能硬件、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互联网 ”则升级为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它改变的不再是行业,而是整个世界的运转方式。

共享经济、在线经济、网络经济改变的需求和供给的对接,并没有改变生产和消费本身,社会的分工协作关系本质还是没有变化的。但互联网到了人工智能主导的时代,所有一切都会被改变。能够反映这个趋势的是,工业4.0正在被欧洲部分国家推进,中国则是政府主导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

工业4.0的理念是这样的:未来制造业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任何生产原材料都会具有信息属性,进而可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网络和物联网都结合起来,这些手段产生三个结果:

1、全新的生产模式:中心化的工厂被分布式的生产替换,众筹等互联网催生的模式被嫁接到生产。

2、全新的生产过程:生产中的物流管理、物料管理、人机交互、物理操作、材料生成、建模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有机会应用新技术,比如3D打印、机器人、人机交互、远程控制、自动生产等等,这将让中小企业具备与大企业一样的生产技术,人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3、全新的供需关系:市场调研-批量生产-渠道销售的传统模式被倒置,基于互联网的C2B、大数据分析、P2P(共享经济)诸多模式,形成新的生产供给和需求的对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