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79 9
2008-10-19
看到我的股票市值在不停缩水才感觉到金融危机不光是停留在报刊上,经济学家的议论中,也反映在我资产负债表上直接地剥夺了我的可怜的丁点财富。
面对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我们很难没有疑问,这到底是怎么了?但是遗憾的是报纸似乎对最重要的问题避而不答,只是不厌其烦地描述危机的结果是多么的惨烈,损失是多么地严重。
那么对以下疑问的解答或许将有利于你对这次危机的理解
1.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损失会有多大,将有谁承担?
2.金融危机是否不可避免,是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3.发生金融危机是否该救市,怎样救市,什么样的措施才有效?
3.谁作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后贷款人”,其能否发挥作用?
4.什么样的机构才能富裕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5.为什么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在瞬间就变为流动性紧缩?
6.美国经济的两大发动机金融和房地产的发展是否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
7.当前中国精英阶层的一切经济改革都以美国为标杆是否该反省?
8.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是否应该置于可控制之下?
9.金融监管该如何才能做到及时有效率?
10.中国经历过这次危机之后,金融改革该如何发展?
最近比较关注金融危机的发展,查阅了一些资料和文献,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金融危机的发展也不外是由经济泡沫急剧转变导致,历数从1929年以来的所有金融危机(不包括单纯的经济危机)概莫能外。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作用机制也众说纷纭,对此我有一 些思考。目前这些想法还很凌乱,待我整理清楚后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论述。
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把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乃至对金融危机的看法发在上面,我们一起探讨。我期望和大家在讨论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交流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19 13:29:00
也许很多的问题,牵涉面比较的广,我们也是不能简单地用书本知识和平时的报道就能解释清楚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1:53:00
很好的问题,我觉得第五个问题是关键。对到底什么是货币?怎样计量货币量?现代经济学越发展,似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就越模糊。难道真的要回到金本位时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08:57:00
关键的一问应当是中国应当是13亿中国人的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12:27:00

我觉得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思考一下美元为什么会从美元变成美金,又从美金变成了现在的美元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张纸变成了一克金子,而现在再用这张纸你可能连0.001克金子都得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18:43:00

对流动性巨变的解释

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是流动性的急剧变化

  流动性的定义很多,我比较倾向于把其定义为:资产以最小成本变现的能力。成本越小,变现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反之越弱。历次金融危机中都可以看到流动性急剧变化的现象。但这次危机这种特征最为明显。从全球流动性过剩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转变为流动性枯竭,破使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央行不得不向市场一次次注资,降低利息,释放流动性。

   要分析流动性问题首先得先弄清货币的范畴。货币的本质就是流动性。在中国央行把货币分为M0现金,M1是M0加活期存款,M2是M1和定期存款等。但是在西方些国家把货币的概念已经大大扩大,有的甚至分到M7,M8。此时的货币已经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而是包含了大量的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比如信用等级到的债券等。我们所说的流动性过剩实质上也是包括这部分金融工具。当资产价格体系崩溃的时候,这些金融工具首当其冲,价值一下的大幅缩水,流动性迅速伤失,从而退出货币范畴。另一方面,由于信心和预期崩溃,居民大豆愿意持有货币,减少投资,这样市场上的流动性又减少一部分。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大量破产,牵连甚广使的各个存活下来的机构都开始收缩信用,在乘数的作用下,市场流动性一下子枯竭,即使央行释放流动性,这些流动性也会被民间储备,以至成为杯水车薪。这像极了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在这么多共同力量的作用下,流动性一夜巨变也就不再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