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随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3 季度经济增速显著放缓。3 季度GDP 增速为9%(1-3 季度累计增长9.9%),低于我们预期的9.3%,更低于市场预期的9.7%,比2 季度显著放缓1.1 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出口与房地产两架引擎同时放缓。3 季度工业增加值大幅降至13%(2 季度15.9%),其中7-8 月部分受到奥运因素的影响,但9
3 季度经济增速显著放缓。3 季度GDP 增速为9%(1-3 季度累计增长9.9%),低于我们预期的9.3%,更低于市场预期的9.7%,比2 季度显著放缓1.1 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出口与房地产两架引擎同时放缓。3 季度工业增加值大幅降至13%(2 季度15.9%),其中7-8 月部分受到奥运因素的影响,但9
9.3%,更低于市场预期的9.7%,比2 季度显著放缓1.1 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出口与房地产两架引擎同时放缓。3 季度工业增加值大幅降至13%(2 季度15.9%),其中7-8 月部分受到奥运因素的影响,但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依然下滑至仅有11.4%(图2),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仅有6.3%,显示经济放缓态势在奥运因素消失后延续。
11.4%(图2),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仅有6.3%,显示经济放缓态势在奥运因素消失后延续。
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1-9 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6%,但我们估计扣除价格实际增长约15.7%,较去年放缓5.8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 月增长29%,比上半年的33.5%显著下行,8 月份单月增速已降至
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1-9 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6%,但我们估计扣除价格实际增长约15.7%,较去年放缓5.8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 月增长29%,比上半年的33.5%显著下行,8 月份单月增速已降至
5.8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 月增长29%,比上半年的33.5%显著下行,8 月份单月增速已降至18.9%,为近3 年以来最低,我们估计9 月份这一数字继续下滑(图4),体现了房市低迷的影响。分行业看,农业投资明显快于工业和服务业,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2.8%、30.2%和24.8%,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21.7
,为近3 年以来最低,我们估计9 月份这一数字继续下滑(图4),体现了房市低迷的影响。分行业看,农业投资明显快于工业和服务业,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2.8%、30.2%和24.8%,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21.7个百分点(图5)。分地区看,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表1),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2.7%、35.4%和29.5%。
5)。分地区看,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表1),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2.7%、35.4%和29.5%。社会零售依然保持高速,但实际居民消费已放缓:9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23.2%(实际增长约16.9%),依然保持高速,但我们早已强调,零售数据可能高估了消费的韧性(参见我们9 月1 日的宏观经济周报第29 期);统计局发布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增长5.7%,我们估计这一数字3 季度继续下行,显示消费已实际放缓(图6)。这与居民收入的放缓态势一致:3 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9%,均比2 季度和去年同期放缓(图7)。
社会零售依然保持高速,但实际居民消费已放缓:9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23.2%(实际增长约16.9%),依然保持高速,但我们早已强调,零售数据可能高估了消费的韧性(参见我们9 月1 日的宏观经济周报第29 期);统计局发布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增长5.7%,我们估计这一数字3 季度继续下行,显示消费已实际放缓(图6)。这与居民收入的放缓态势一致:3 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9%,均比2 季度和去年同期放缓(图7)。
9 月1 日的宏观经济周报第29 期);统计局发布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增长5.7%,我们估计这一数字3 季度继续下行,显示消费已实际放缓(图6)。这与居民收入的放缓态势一致:3 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9%,均比2 季度和去年同期放缓(图7)。
11.9%,均比2 季度和去年同期放缓(图7)。PPI 拐点已现,通胀进一步缓解:PPI 在9 月份见顶回落至9.1%(图8,9),印证了我们此前对于PPI 拐点的判断。回落幅度大于预期,反映了国内需求的放缓较快;CPI 进一步放缓至4.6%,符合我们4.5-4.8%预期。
PPI 拐点已现,通胀进一步缓解:PPI 在9 月份见顶回落至9.1%(图8,9),印证了我们此前对于PPI 拐点的判断。回落幅度大于预期,反映了国内需求的放缓较快;CPI 进一步放缓至4.6%,符合我们4.5-4.8%预期。
CPI 进一步放缓至4.6%,符合我们4.5-4.8%预期。财政收入大幅放缓:3 季度财政收入仅增长10.5%,远低于上半年33.3%的增幅,其中,7、8、9 月分别增长16.5%、
财政收入大幅放缓:3 季度财政收入仅增长10.5%,远低于上半年33.3%的增幅,其中,7、8、9 月分别增长16.5%、10.1%、3.1%,持续下滑(图10),主要源于企业所得税出现负增长(表2)。3 季度财政盈余占GDP 的比重由上半年的9.1%大幅下降为0.8%,预计4 季度伴随收入增长继续低迷将出现财政赤字。
、3.1%,持续下滑(图10),主要源于企业所得税出现负增长(表2)。3 季度财政盈余占GDP 的比重由上半年的9.1%大幅下降为0.8%,预计4 季度伴随收入增长继续低迷将出现财政赤字。
9.1%大幅下降为0.8%,预计4 季度伴随收入增长继续低迷将出现财政赤字。前瞻的看,出口将遭遇国际实体经济恶化与信贷萎缩的双重打击,房地产投资也将进一步放缓,我们下调今年
前瞻的看,出口将遭遇国际实体经济恶化与信贷萎缩的双重打击,房地产投资也将进一步放缓,我们下调今年GDP 增速至9.7%,CPI 至6.2%,并维持明年经济增长7.3%的判断(表3)。我们预计政府将出台保经济增长的措施,包括:1)财政政策扩张:增值税在全国范围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相当于使得税收减少1500-2000 亿);继续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 元调整到3000-4000 元);降低房地产流通环节税负;支出方面,加大发债力度以加强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铁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地铁);加大农业补贴,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速至9.7%,CPI 至6.2%,并维持明年经济增长7.3%的判断(表3)。我们预计政府将出台保经济增长的措施,包括:1)财政政策扩张:增值税在全国范围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相当于使得税收减少1500-2000 亿);继续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 元调整到3000-4000 元);降低房地产流通环节税负;支出方面,加大发债力度以加强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铁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地铁);加大农业补贴,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财政政策扩张:增值税在全国范围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相当于使得税收减少1500-2000 亿);继续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 元调整到3000-4000 元);降低房地产流通环节税负;支出方面,加大发债力度以加强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铁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地铁);加大农业补贴,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货币政策放松:未来12 个月内基准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分别将下调81-135 个基点以及27-81 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350-550 个基点;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将放缓至2-3%。
)货币政策放松:未来12 个月内基准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分别将下调81-135 个基点以及27-81 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350-550 个基点;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将放缓至2-3%。
350-550 个基点;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将放缓至2-3%。但我们重申,货币政策的反周期作用较为有限,源于经济处于下降周期时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下降(图11),且银行面对风险放贷更为谨慎,贷款需求也会明显萎缩,因此降低利率难以鼓励贷款(图12)。在财政收入日益放缓的局面下,财政政策的作用也要视发债的力度,而这可能要到明年两会才能揭晓;而且尽管GDP 软着陆,在重工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下,企业利润、出口、投资、电力需求、原材料需求等都将出现硬着陆(参见我们10 月8
但我们重申,货币政策的反周期作用较为有限,源于经济处于下降周期时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下降(图11),且银行面对风险放贷更为谨慎,贷款需求也会明显萎缩,因此降低利率难以鼓励贷款(图12)。在财政收入日益放缓的局面下,财政政策的作用也要视发债的力度,而这可能要到明年两会才能揭晓;而且尽管GDP 软着陆,在重工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下,企业利润、出口、投资、电力需求、原材料需求等都将出现硬着陆(参见我们10 月8
10 月8日的报告《2009 不是底》)。我们预计电力需求增速将由今年的8.5%降至明年的4.1%(见附录)。
2009 不是底》)。我们预计电力需求增速将由今年的8.5%降至明年的4.1%(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