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但目前来看,存款市场没有市场化改革的动力。
为什么存款市场难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两个原因:存款利率一旦放开,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将严重下降,甚至可能倒闭;存款利率一旦放开,存款大战合法化,有可能倒逼基准利率提高,推升通货膨胀。
在中国,纯粹的民营企业,得到银行业支持的可能性很低。但由于它们的风险偏好指数很高,承受“高利贷”的能力也高,客观上催生了高利贷市场。如果说中国存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生动力,主要源自于它们。
粗略计算,中国借贷市场可以分为六个层次,利率水平差异巨大,且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
由于中国经济的二元化结构,国有银行承担着国有企业和地方ZF融资平台的绝大部分贷款,这些贷款很多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贷款,建设周期长,收益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它们只能承受同期基准利率水平。现在这样的贷款大约占国有银行贷款总量的40%~50%。若存贷款利率大幅度提高,这些项目只能停贷,形成坏账。
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但道路曲折,难题很多,搞不好反而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