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462 11
2008-10-24

摸不准放哪版合适,先搁猫爪这里

上传Series,另有数篇comments and perspectives请见 http://www.thelancet.com/online/focus/china.collection (需注册,全免费)

Series

Tackling the challenges to health equity in China
Shenglan Tang, Qingyue Meng, Lincoln Chen, Henk Bekedam, Tim Evans, Margaret Whitehead - (DOI: 10.1016/S0140-6736(08)61364-1)

259303.pdf
大小:(301.41 KB)

 马上下载


Emergence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na
Longde Wang, Yu Wang, Shuigao Jin, Zunyou Wu, Daniel P Chin, Jeffrey P Koplan, Mary Elizabeth Wilson - (DOI: 10.1016/S0140-6736(08)61365-3)

259305.pdf
大小:(187.38 KB)

 马上下载


Emergence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
Gonghuan Yang, Lingzhi Kong, Wenhua Zhao, Xia Wan, Yi Zhai, Lincoln C Chen, Jeffrey P Koplan - (DOI: 10.1016/S0140-6736(08)61366-5)

259306.pdf
大小:(196.01 KB)

 马上下载


Injury-related fatalities in China: an under-recognised public-health problem
SY Wang, YH Li, GB Chi, SY Xiao, J Ozanne-Smith, M Stevenson, MR Phillips - (DOI: 10.1016/S0140-6736(08)61367-7)

259307.pdf
大小:(233.37 KB)

 马上下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4 3:41:22编辑过]


猫爪  金钱 +50  魅力 +20  经验 +40  免费提供高水平资料者,进行补贴 2008-10-24 8:22:4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24 03:39:00

接1#。。。

China's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quantity, quality, and distribution
Sudhir Anand, Victoria Y Fan, Junhua Zhang, Lingling Zhang, Yang Ke, Zhe Dong, Lincoln C Chen - (DOI: 10.1016/S0140-6736(08)61363-X)

259308.pdf
大小:(125.82 KB)

 马上下载


Reform of how health care is paid for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Shanlian Hu, Shenglan Tang, Yuanli Liu, Yuxin Zhao, Maria-Luisa Escobar, David de Ferranti - (DOI: 10.1016/S0140-6736(08)61368-9)

259309.pdf
大小:(182.69 KB)

 马上下载


China's health system performance
Yuanli Liu, Keqin Rao, Jing Wu, Emmanuela Gakidou - (DOI: 10.1016/S0140-6736(08)61362-8)

259310.pdf
大小:(188.2 KB)

 马上下载

 

全部文章打包

259311.rar
大小:(1.01 MB)

 马上下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4 3:41: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13:29:00
很好的资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18:37:00

郭凯对新医改方案的一篇博客

花了一点时间看了一下最新公布,正在征求意见的医改方案。对于不是特别熟悉官方语言究竟在强调什么,究竟什么只是点到为止的我,在这个面面俱到的方案面前,说实在看得有点云山雾罩。以下是吸引我眼球的部分(未必是这个方案真正强调的地方):

1.医改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分割但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这句话怎讲?覆盖全民就是想让每个中国老百姓都有医疗保险。分割的意思是,城里的职工有自己的医保,城里没有工作的人有另外的医保,农村的居民有他们自己的医保,然后城乡的低收入群体又有一个单独的医保。然后看起来,每个地方要自己运作这四个医保项目。我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这也许是一个现实的目标,但看起来这样的一个医保体系似乎移动性很差,给定中国的人口流动性会越来越大,不知道的一个医保体系能不能保证真正的全民覆盖,还是最终其实只覆盖那些原地不动的人。

2.赤脚医生的升级版。新的医改放方案很强调社区卫生机构的作用,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都是如此。我从这里面看到了赤脚医生的影子,当然是升级版的。从性价比上说,这不是一个坏想法。但是,我想中国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中国既有为大量人口提供基本医疗的任务,同时又有需要为一个越来越富,越来越老的人口提供好的医疗的任务。从整个方案的口气上看,似乎重点是第一个任务,而不是第二个任务。

3.成本控制主要通过控制药价。也许我误读了,但这是我从整个方案中看到的唯一一个直接用来对付成本的地方。以药补医是现象,不是看病贵的原因。我很保留的认为,控制药价解决不了看病贵的问题,或者在有了医疗保险之后,解决控制成本的问题。相反,这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很坏的政策。价格管制,一次又一次,在各种地方被证明会产生各种奇怪的扭曲。  

4.政府投入。医改方案最重要的地方,大概就是通篇到处都是的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这是应该的。但医改方案同时强调,投入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我想,这在未来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上面已经提到的流动性问题,人口是流动的,但地方政府是不流动的。如果地方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由地方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如何保证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的人口享受平等的医疗服务?再有就是税的问题,将地方作为投入的主体,立刻就给地方政府背上了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负担会越来越重。如果没有税制的改革,地方政府是不可能负担得起这个大包袱的。公正的说,方案中确实提到了中央补贴和转移支付,但只是半句话,不知道有多严肃。

好了,就这么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4 16:26:00

   全国33家医药行业协会联署建议大修医改方案

                                            2008110306:09                                                       东方网

近日,一位相关官员对媒体确认称,由16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近期将作调整,由国务院的两位分管副总理直接负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成为该小组的一级部门。

        这一消息可能很快会公布。显然,目前的征求意见稿并没有令国务院满意,医改方案的调整也有了更大的可能性。该人士透露。

  20066月成立的医改协调小组,起初由时任发改委主任的马凯,和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高强任双组长

  医药行业协会建议:行政部门分离管、办职能

  本报记者获悉,由全国33家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联署的《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建议》(下称《建议》)已上交到医改协调小组。

  在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中,医疗体制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而《建议》直言,征求意见稿落实关于管办分开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路线不清晰、制度设计不合理

  《建议》还建议,卫生行政部门要从办医院彻底转向监管医院,转向规划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监督医院,尽快与公立医疗机构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建立健全公立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周玉兰说:目前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既是医疗机构的出资方和管理者,又承担着监督医疗机构的责任。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建议》的主笔,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磊说:此次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存在很多争议之处,最令人失望的就是没有明确长短期的规划目标。医疗体制改革作为医改的重要基础,必须首先得到理顺,而且完全有能力在目前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他认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应该是监督医疗机构,把规范后者的医德建设、制定医疗技术标准及用药标准等作为主要工作。而对于医疗机构的出资和管理,应该由一个脱离卫生行政部门、独立的医疗资产管理部门来承担。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卫生行政部门的刚性监督职能。

  以药养医或暂难废除

  《建议》称:以药养医的体制仍然是百姓看病贵的主要根源,必须切断医院、医生和药品销售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不彻底解决体制问题,改革意见就形同虚设,两年来16个部委的调研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这些医药行业协会搜集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医院门诊病人的人均药品费用仍高达总医疗费用的50%

  不过,对于废除以药养医的现实性,业内人士看法不一。据周玉兰介绍,《建议》拟定过程中,各医药行业协会人士也讨论过这一问题,并最终得出了上述观点,而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将药房从医院剥离出来。

  但是,砍去药品这一医疗机构目前赖以生存的主要支柱后,直接的问题是:谁来补偿医疗机构的损失?虽然各方一直呼吁国家加大对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但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构建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所需的资金难以想象。目前的大背景下,国家究竟能够拿出多少资金来支持医改,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周玉兰坦陈。

  例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仅仅占医改当中农村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如果进一步扩大投入范围,显然是地方财政无法承受的。

  而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财政也开始面临收入缓增的局面。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前两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3.3%,但第三季度增速已回落至10.5%,并呈逐月下降态势。9月份仅增长3.1%,如果扣除近5%的通胀率,实际上已处于负增长状态。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可能持续两三年。

可以说,医改的进程与国家资金投入的多少、医疗体系的市场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反过来说,在国家投入不足、社会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医改的进程必将放缓。虽然我们一直呼吁并强烈要求医药分开,但政府在公共卫生投入上的历史欠账,以及医疗机构改革的迟缓,都决定了相当长时间内以药养医还会继续存在下去。李磊说。 孙书博

 

医改专家顾昕:医改方案中基本药物制度依旧模糊

                                               2008110308:45        http://business.sohu.com/20081103/n260397084.shtml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支柱之一,而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则是这一支柱的实木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问题在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架构究竟是什么,《方案》中的表述相当模糊。基本药物,说白了,就是相对价廉但却有效的常用药。

   中国存在着严重的用药不合理的问题。在医疗机构的诱导下,相当一部分患者们不仅用药过多,而且使用了过多价格昂贵、但疗效不一定很高的药物,导致药价虚高,形成看病贵的一个贡献因素。

    其实,中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多年了,世界卫生组织也把中国列为早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国家。但是,大量相对物美价廉的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不被使用,因此也就没有制药企业愿意生产,更谈不上配送。实际上,医疗机构对基本药物本身并不排斥,但愿意使用相对价格较高的药物。

  与此同时,同中国的许多制度一样,《基本药物目录》在合理用药的指南上也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中国有关药品滥用(尤其是抗生素滥用)的研究和报告可谓触目惊心。除此之外,一部分基本药物由于政府定价过低,致使不可能形成合理的利润空间,导致没有企业愿意生产。还有一部分基本药物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使用人群规模都不大,因此其生产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在缺乏有效集中采购模式以及政府定价过低的情况下,自然也没有企业愿意生产。

  由此可见,在中国,基本药物制度不是一个建立的问题,而是如何让业已建立的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的问题。然而,《方案》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重点放在了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采购和配送上。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其中的招标定点生产直接配送等字眼的含义相当暧昧,但是其基本制度框架可以概括为:定点生产、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强制使用。

  这是一种十分类似于粮食统购统销的思路。根据有关建议,这种思路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可能如下:第一,基本药物目录由中央来制订,大约600种;第二,各省制订3-5年的生产、采购、配送和使用计划;第三,以省为单位实行定点生产、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强制使用。这种统购统销的做法,不仅会有损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竞争,而且对医疗体制的改革也没有多大帮助。

  实际上,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还是国际的经验都表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民营部门,鼓励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竞争,对于实现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没有任何害处。具体的改革措施也很简单:政府只要取消对医疗机构药品(无论基本与否)加价率的管制,代之以对药品最高零售价的管制,同时辅之以医保机构付费机制的改革,那么医疗机构自然会关注所采购药品的性价比。一旦如此,各种多元化的、基于市场竞争的集中采购模式将会应运而生,基本药物的价格自然会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5 12:34:00

这个要谢谢一下

收了

并学习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