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亚投行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人冥币的国际化,二是消化无以复加的产能过剩。一句话,就是要国际社会--尤其是亚非拉兄弟们来帮助T蚣消化它们制造的这个硕大无比的大泡沫。具体手段就是亚投行出钱,然后向中国购买钢铁水泥这些东西,给东南亚、非洲、印度、拉美那些地方搞基础设施。
这里就牵出了一个问题--前二十年,中国的低端制造业之所以风靡全球,主要依据依靠的是什么?应该是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1、充沛而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
2、容忍度达到几乎不设防的环境保护;
3、优惠的外资引进政策;
4、较为稳定健康的财政收支;
5、稳定的政治环境;
6、完善的基础设施。
但到今天,中国企业大面积外迁倒闭,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正在大面积爆发。为什么极盛一时的中国制造业会出现如今江河日下,整体性崩溃的悲观局面,这是因为前面所说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所谓风水轮流转,还不到三十年,大陆就成了昨日黄花。当年的风光已成记忆,那些优势如今成了劣势,而成了别人家手里的利器:
1、现在中国已经加速坠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均工资已经是东南亚的两倍,印度的三倍,非洲的四倍。而整个东南亚,印度和非洲基本上是以年轻人为主的社会,在人力资源方面远比中国有优势得多;
2、大陆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已经破坏殆尽,既不适合产业的发展需求,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了。这是一个很悲哀的局面,当年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发展GDP--最后却导致环境没了,GDP也走到了尽头;
3、外资的优惠政策已经到期,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早没有任何的优势。而且发展经济,归根结底要靠自己的企业--你总不能无限期歧视本土经济吧;
4、现在中国的整体负债率已经是GDP的260%以上,高居全球之首。而这么高的负债率却没有给民众解决教育、医疗和养老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的负债是毫无道理也毫无道德可言的负债,是贪污腐败,是瞎折腾穷折腾,是无能加无耻的负债。
如今朝廷的债务危机正在爆发,财政收支的平衡早已破坏。正腐的要苟延残喘,只可能印钞和加税--而无论那样,只会使经济前景更加堪忧,企业经营的环境更加恶化;
5、史无前例的贫富差距、症治腐败、道德沦丧、环境破坏和经济危机早已使得大陆这艘破船四处漏水,还有什么稳定可言。
因此,从上面可以看出,大陆与其他发展中的新兴国家争夺制造业,已经只有基础设施一个优势了。可如今大陆却要出钱出力帮别人搞基础设施建设,把最后一个优势鸿沟给填平,这不是自毁长城,自相矛盾吗?
原因在于,与制造业颓靡,企业外迁造成的危局相比,T蚣因为无与伦比的低级产能过剩和货币泡沫更加可怕,而且迫在眉睫。也就是说,不这么干,它马上就得死。它这么干,虽然还是个死,但还可以多活那么几天。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地道的:饮鸩止渴。可悲的是,对于T蚣而言,鸩酒还没做好,可自己却要干死了。
我看到一些千奇百怪的言论,说朝廷这么做是为了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在如此高的经营成本下,你连衬衫打火机都玩不下去了,还想玩高科技?在如此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下,你连钢铁水泥都做死了,还想搞高级产业?这几年,你除了看到漫山遍野的房子之外,还能看到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腾笼换鸟,不过自欺欺人罢了。笼子是腾空了,可鸟还在天边鸣叫,在天空自由飞翔。你能做的就是萎靡不堪的槌胸跌足,徒唤奈何罢了。
至于欧洲人来参加一个几乎没什么前景的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无非是陪着一个人傻钱多的主玩一把,也不会亏什么。而且还可以在里面形成掣肘,防止土朝把资金投放到俄罗斯等它们不愿看到的地方去。
现代货币实质就是一种政府信用--你不讲信用了,人家怎么敢用你的纸钞?在滥发钞票,而且已然不可遏制的形势下,建再多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都是一个伪命题。
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个人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