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富李嘉诚把和记黄埔打造成一家大型投资控股公司,投资目标有港埠、房地产、能源、零售业、电信业……等。李嘉诚曾被人说是个「超人」,因为他买进卖出资产都很精准:和记黄埔在二○○一年卖出欧洲Orange电信给曼内斯曼公司时,获利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约新台币四千五百亿元);二○○七年,卖出印度营运商Hutchison-Essar的股权给沃达丰时,获得了九十亿美元(约新台币两千七百亿元)的利润。
李嘉诚透过他的投资公司「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成为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投资者,他非常喜爱「突破性创新」的科技:很早就投资脸书、Skype,而且投资Skype的时候它还在亏钱,不过等到eBay买下Skype的时候,价值就高达二十五亿美元(约新台币七百五十亿元)。李嘉诚很早就投资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系统Siri,苹果计算机还慢他一步。同时他也是音乐播放服务Spotify的投资者,李嘉诚跟《富比士》杂志说道:「投资事业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从这当中学到许多。」
李嘉诚在距离香港不远的广东潮州长大。他念小学的时候,日本侵略中国,潮州遭受轰炸,全家逃往当时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不过香港在一九四一年还是被日军占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李嘉诚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后来得了结核病,所以家里没钱给李嘉诚念书,他十二岁就到工厂工作,制作塑料表带。两年后,他开始到一家塑料贸易公司上班。
搬到香港后三年,李嘉诚的父亲就过世了。李嘉诚跟《富比士》说道:「这是我小时候觉得最可怕的事情。贫穷这个重担,与无依无靠的怨怼,就这样永远烙印在我心头。『有办法改变人的命运吗?』、『简化一些复杂的事情,就可以降低生活上的困难吗?』、『透过精细的计算,就可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吗?』这些问题一直驱策着我。」
李嘉诚企图控制自己的命运。一九五○年,他靠着存钱和借钱凑了八千七百美元,创立了自己的塑料公司。李嘉诚曾在一本贸易期刊上读到,塑料花在意大利很受欢迎,所以他就改装工厂设备,生产塑料花,并且辛勤地准备拜访海外客户。结果,李嘉诚获得了订单合约,日后成为亚洲最大的塑料花制造商。到了一九五八年,工厂无法再跟房东续约,李嘉诚就买下了那块地。
一九七九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可以买下「和记黄埔」,和记黄埔是在一九七七年由黄埔船坞与和记企业合并而成,原本的两家公司都是在十九世纪由英国商人夏志信(John Duflon Hutchison)所成立。和记黄埔在李嘉诚手中变成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如果投资失利,李嘉诚会用自己的钱来补;如果有赚,他就会分给他的慈善基金会。
李嘉诚把这个慈善基金会戏称为自己第三个儿子。李嘉诚的长子李泽巨被认为是他的接班人,次子李泽楷则自己经营投资公司。二○○六年,李嘉诚要把三分之一的财产信托给基金会,基金会特别投注心力在教育上。
李嘉诚在一次访问中跟《华尔街日报》谈到自己对于慈善的理想,是在父亲过世之后才有的念头:「我发现如果有人生活比较不幸,他会需要很多协助。所以我一九五○年创业之后,就试着捐一些钱帮助穷困的人家。」
李嘉诚给儿子的商业建议则相当直接:谈判时,一定要为另一方留些好处,因为你希望他未来还会持续跟你做生意。另外,他也响应自己当年的决心在于,「透过精密计算才能增加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计划要细心、执行要高明、负面风险要分析清楚。李嘉诚跟《富比士》说:「努力比机运重要,如果你不努力,机会就会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