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843 0
2015-07-29

国际投资的发展及其发展趋势_2015国际投资分析师考试消息


国际投资的发展及其发展趋势


      国际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而发展。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银行资本与生产资本相融合并日益发展,促进了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金融资本,出现了大量的资本过剩,以资本输出为早期形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产生。随着国际经济交易内容的不断丰富,投资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化。从国际资本活动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投资活动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运动,即一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银行的出现;其次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运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公司的出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投资,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投资,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


  1.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连创历史纪录


  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以利用当地生产要素和占领当地市场为主要目的的跨国投资作用逐步加强,规模日趋扩大。增长速度更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增长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2.跨国投资由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


  90年代中期以前,发展中国家在跨国投资流入中所占份额增长很快,最高时达到40%。但1995年以后,份额却开始降低。在近年跨国投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却增长缓慢,1994年以后分别为1000亿美元、1070亿美元、1380亿美元、1720亿美元、1730亿美元和1980亿美元。1998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商投资占全球份额仅为26%,1999年更下降到24%


  发达国家不但是理所当然的对外投资主要来源,也吸收了绝大部分新增跨国投资。1998年增加的1920亿美元中,几乎全部为发达国家所吸纳;1999年增加的1670亿美元,发达国家吸纳了84%。


  这表明跨国投资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了投资领域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的趋势。预计今后几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总体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绝对主体地位仍将继续。


  3.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东亚地区向拉美地区转移


  进入9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将借助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作为其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外国直接 投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8%增至1998年的56%。在发展中国家里,90年代初、中期吸收外资增长最快、最多的是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表现最突出,但近年却发生转折,拉美地区成为跨国投资热点。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拉美地区由于私有化高潮已经过去,吸纳跨国投资将有所回落;前苏东地区由于政指、社会逐步稳定,经济形势趋向好转;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将成为新的跨国投资热点地区啡洲的大部分国家仍难以对外资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只可能有个别国家或领域成为跨国投资的亮点;亚洲地区仍是跨国投资重点地区,但内部结构会有变化,中国地位有所下降,印度有可能以其市场、劳动力和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吸收外资大国,韩国由于其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会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规模,甚至日本也可能由于其国内市场的开放而使外商投资有大幅度增长。


  4.投资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


  跨国投资的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是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发展,但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却是全球范围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据统计,90年代各国对有关政策的修订中95%以上都是推进自由化、利于外国投资的,即放松管制加强市场作用和增加对外商投资的鼓励措施。


  目前各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政策力度。长期来看,印度和韩国将成为亚洲颇具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目标投资国。而长期拒外资于国门之外的日本也有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如美国纳斯达l克去年6月份在日本合资设立了第一个海外股票交易市场。

  5.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然成为今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跨国并购是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跨国并购成为发达国家进入外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其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据贸发会议统计,最近刀年来公司并购涉及金额以42%的速度增加,1999年全球跨国并购额72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比当年跨国投资增加总额还多。


  今后几年,跨国购并可能进一步深化,而规模会再创新高。金融、电信、医药、汽车等行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重组,其主要手段就是跨国购并。在发达国家继续是购并发生重点的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放扩大,一些服务贸易领域、高新技术领域和某些资金技术密集行业也会出现大规模购并。


  6.跨国投资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



  90年代中期以前的跨国投资,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生产要素或进入当地市场。而从东道国来说,也多是希望利用外商投资来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达到解决国内就业、增加出口等目的。这决定了跨国投资的主要来源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但近年来,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国投资越来越多,已占到投资总额的近50啪。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各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度越来越大,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的跨国购并成为推动跨国投资的最重要力量。而传统制造业领域,如汽车、电子、医药、化工等跨国购并也在更深程度上依赖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这种趋势今后在跨国投资中甚至会更加明显。


2015国际投资分析师考试消息


2015年9月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考试注册、报名公告


按照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ACIIA)2015年考试安排,现就2015年9月CIIA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试注册、报名条件


(一)已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5个科目考试(即受ACIIA-SAC协议规定的5科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分析》及《证券发行与承销》);

(二)本科及以上学历;

(三)最近五年无不良行为记录;

(四)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报名方式


(一)报名时间:2015年7月6日至7月31日。

(二)采取网上报名。考试报名时,考生可登录中国证券业协会CIIA考试报名网站申请系统账户、注册和报名。


三、考试时间、地点及考试方式


(一)考试时间:2015年9月19日。

(二)考试地点: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和成都五个城市。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

1、考试试卷共分2卷。其中,试卷1包括:公司财务、经济学、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股票估值与分析;试卷2包括:固定收益证券估值与分析、衍生产品估值与分析、投资组合管理。

2、考生可一次性报考一卷或两卷考试。

3、考试使用中文,每卷考试时间为3小时。

4、考试采取笔试和机考2种方式,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报名系统中自行选择。

5、报名信息要求真实、准确。


四、考试缴费


考生应于2015年7月31日前将注册费及报名费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具体费用标准如下:

(一)注册费:每人800元(含教材),每人600元(不含教材);

(二)报名费:每人每卷2500元。

报名缴费成功的考生,在考试报名结束前可邮件申请办理退考、退费。

考试报名结束后,不再接受退考申请,报名费亦不予退还。


五、考试大纲


根据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的要求,本次考试沿用2008年考试大纲,届时考生可登录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考试2008年考试大纲网页查询相关内容。

六、取得CIIA证书的条件


(一)已通过CIIA试卷1、试卷2的考试;

(二)具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七、考试教材


成功注册且缴纳了教材费用的考生可自行联系以下机构领取指定教材一套:

(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C座505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电话:010-66045522,邮箱:ciia@txsec.com

(二)上海市襄阳北路97号襄阳大楼501室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电话:021-54039863、54036278;

(三)深圳市红岭中路1012号国信证券大厦5楼深圳市证券业协会,电话:0755-82130420、82130419。

如需单独购买教材的考生可直接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联系(联系人:张莹女士,电话:010-88190912;传真:010-8819091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912室;邮编:100142)。

八、咨询


报名咨询 Email: ciia_china@sac.net.cn

报名咨询电话:  010-66290949

特此公告。


                                                                                                                                                            中国证券业协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