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1-16 17:36:00
中国人是爱面子的,中国是一个爱面子的国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19:17:00

继续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20:01:00
关注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20:56:00

哎,国家间的政治的却是复杂的,中国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保持不卑不亢才是一种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20:57:00
哎,国家间的政治的确是复杂的,中国要不卑不亢才是一种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21:11:00

我觉得这些西方国家什么都会讲,一下是中国的威胁论,现在又是责任论!矛头指向中国!

就是看准了那些外汇储备!我们国家怎么会那么容易给他们!

虽然面对现在的金融危机,中国又责任和义务去力所能及的去拯救,可是对于外交政策来讲,

每个国家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主的!我想中国政府肯定会考虑周到,不但提高了我们国家

的国际地位,更可以促进我们的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22:05:00

能走出一步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7 15:23:00

[转帖]告别华盛顿 2008年11月17日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5bd97c19a9eed22b

峰会后,新的一天,因为晚上的一场雨,终于见到了蓝天和阳光,不过气温却下降了很多,还有凛冽的寒风,真是辛苦了那些在酒店门口来送行的中国留学生还有华人华侨,有的来自纽约,一大早在酒店门外,不过虽然站两三个小时,只能够看一眼车队,和他们聊天,都表示没有关系,就算看不到胡主席,看到车队也就心满意足了。不过今天来“送行“的,还有和他们唱对台的,也就使我们感叹怎末没有看到的那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还是冒头了。

这场峰会,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布什政府总算捍卫了自由市场,但是同时欧盟也拿到了他们坚持的加强市场监管尚方宝剑,当然,这只是一个方向,怎样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还不能够确定下一次的会议的时间,因为需要工作小组层面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工作。

中国的声音大家都听到了,而且被确认,在关于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声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和中国的内敛不同,巴西是相当高调和强硬的,总统卢拉在峰会前后都接受美国媒体访问,强调,既然犯了错误,就需要现在来进行弥补了,应该趁这个机会,推动多面合作机制。他和胡总的会面,虽然媒体只能够拍开头的几分钟开场白,但是卢拉显得相当的推心置腹,一边称赞中国促成这次峰会的努力,一边自我检讨:在峰会前的晚宴上,是不是太强硬了,这让大家很好奇,在之前的那场关起门来的饭局上,他说了什麽?

布什在峰会后显得很伤感,他说,自己的日子是用天来计算了,美国的媒体也很现实,就算是布什还没有退休,都已经差不多是过去式了,大家谈论的虽然是替换,但却是只见新人。

峰会最后达成共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声音让美国觉得很头痛,那就是萨科奇。看看美国媒体的报道,似乎对于萨科奇颇有微言,认为他在大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却有些故意挑衅的味道。也难怪萨科奇,既然抓住了美国的把柄,认为美国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当然不会放手,虽然美国公开并不承认。

对于是否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就是IMF注资的问题,中国没有在峰会上直接回应,事实上这是聪明的做法,为自己留有余地,因为在投票权的问题上,英国日本等国家都表示,不是讨论的时候,现在应该是大家能够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的问题。既然这样,中国当然没有必要把自己套进去。

不过中国也在峰会里面提出要求,特别是在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问题上,需要有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中国和巴西都认为,他们应该被包括在金融稳定论坛里面。总部在瑞士的金融稳定论坛是在99年4月份,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七大工业国成立,用来评估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问题,以及研究和监察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行动.这个论坛由七大工业国中负责金融稳定的政府当局以及国际监管组织组成,在同年六月份的七大工业国会议上,邀请了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荷兰四个对全球金融体系有重大影响的主要金融中心加入成为会员.作为会员的香港已经表示,支持有更多有分量和影响力的金融体系加入。

说到香港,这次派出了两名财经高官加入中国代表团参加峰会,这是回归之后的第一次,香港官员归入了中国代表团里面。正如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所说,虽然一国两制,两地的金融体系有很多的不同,但是大方向,特别是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上,做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目标一致。而最重要的是,香港不单单是国际金融中心,更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果香港出现监管以及金融体系的问题的话,影响的是整个中国。正是因为这一点,这次派出官员加入中国代表团,虽然罕见,却是必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2 14:55:00

最后不还是买了美国国债:增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5 19:10:00

转自反CNN网站,内容未经本人核实,但估计差不多。

看看某些人酸溜溜的感觉,挺有意思,不过我们还是要正确评价自己。

【08.11.16德国之声】20国峰会:胡锦涛坐在中间以及布什旁边

首次20国峰会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注意。许多媒体认为它象征着世界格局的转折。不少媒体注意到,东道主布什让胡锦涛和沙特国王等坐在他的身边。其实,从现场照片看,在东道主一边(另一边是潘基文等国际组织代表),坐在中间的是胡锦涛和沙特国王。胡锦涛右边是布什,沙特国王左边是欧盟主席萨科齐。德国之声记者将欧洲一些媒体的报导和评论摘译如下。

新闻报(奥地利):胡锦涛-微笑着不做任何承诺

奥地利"新闻报"在峰会前夕的一篇评论("中国:胡锦涛-微笑,但不做任何承诺")中说:"当中国国家和党的领导人胡锦涛周末前往华盛顿参加20国金融峰会时,他肯定会遇到来自世界其它部分的他的同事们的妒忌:当欧洲和美国滑入经济衰退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估计明年还能获得7%至8%的经济增长。"但中国显然不想承担拯救世界的责任。但是,"无论如何:胡锦涛也对建立一个新的世界金融秩序有了认识:袖手旁观是不可能的。"

每日镜报(德国):新的家庭

德国"每日镜报"在"全球村庄的家庭聚会"一文中写道:"在白宫作为金融峰会揭幕式的午餐上,乔治.W.布什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坐在他的左边,再过去是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他的右边是他的巴西同事卢拉,然后是印尼总统尤多约诺。东道主对面的贵宾席上坐着国际组织的代表。"

"全球金融危机创造了一个新秩序。几十年来,西方是增长引擎和稳定之锚。货币危机总是发生在其它地方,在阿根廷,墨西哥,在亚洲。然后由西方控制的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拯救。""角色对换了。"

世界报(德国):默克尔与中国空前密切合作

德国"世界报"在题为"布什:你们写出了一份棒得要命的文件!"一文中介绍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在10月底北京欧亚峰会期间就为20国峰会积极努力的过程。在北京,默克尔就要求印度总理辛格无论如何要到华盛顿去参加峰会。"或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默克尔请他提出一名做峰会准备工作的联系人。于是,几周来柏林和北京之间的工作接触达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紧密程度。"

虽然门槛国家都首先要自保,但他们也希望西方国家尽快地站稳了。"因此,中国人也没有对美国人发出批评。他们为他们的增长而需要美国人的订单,而美国人需要中国人的外汇,以支付他们的国家赤字,好几个国家的代表团都这样说。"

明星周刊(德国):八国峰会的终结

德国"明星周刊"在线在"20国峰会敲响了转折之钟"一文中在"内部俱乐部8国峰会的终结"的小标题下写:"昨天在华盛顿显示了新的同盟,新的权力布置。这个金融峰会意味着所谓大工业国的内部俱乐部8国峰会的终结。从现在开始,门槛国家不再能够被排除在外。他们要求更大的权力,更大的势力。作为第一步,金融稳定论坛FSF被扩展了。这同时意味着:欧洲作为美国外交利益中心的结构将不会持续多久了。"

共和国报(意大利):生育新世界的峰会

意大利"共和国报"(La Repubblica)星期天版写道:"昨天召开20国峰会,会改变什么吗?会把稳定还给金融市场,把信任还给消费者和企业吗?…… 这个20国峰会唯一清晰的结果是:一个新世界的诞生得到了加速,在这个世界里,力量对比将比危机前的世界改变得更快。当国际货币基金会致力于防止巴基斯坦破产时,老世界的富国们被迫承认显而易见的事实:必须立即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款,但是拥有这笔钱的只有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在全球力量游戏里,必须给予这些新兴强国以更大的势力。事实上,华盛顿这次峰会启动了8国峰会的死亡过程。"

新苏黎世报(瑞士):中国已被纳入并将越来越多地纳入

瑞士"星期天新苏黎世报"写道:"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北京出人意料地发动经济改革近30周年的时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得以比任何本名中国领导人都更强大地走上国际舞台。这个强大来自这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中国由于其经济力量同时变得更强大,和更容易受伤。它寻找着更大的势力和更多地进入。这些从原则上说是好消息。尽管面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听上去是讽刺性的:什么也不比强大的经济相互结网能长期地让世界更安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8 09:22:00
顶一下,撤销置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8-28 20:59:25
拜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1-30 13:53: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