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留学
887 2
2015-08-07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资源、网络资源与数据库资源的不断丰富,读者对知识来源的需求也随之改变。早期大学图书馆服务在时间、空间与资源建设上的限制,显然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然而,上世纪末提出的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在全球获得广大回响,我国也在2005年引入此概念。
  何为信息共享空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工商管理系蔡伟宁等人在汉斯出版社服务科学与管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介绍,信息共享空间是指图书馆内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支持协作和小组学习的地方,包括物理、虚拟与文化共享三个层次。它为知识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发生在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共享,能促使知识的交流和融合,使知识在传递后得到反馈,从而对知识进行改进,创造出新的知识。
  蔡伟宁等人针对在QS公布的2015年世界大学排名及中国、港台两岸三地中 网站公开信息共享较完整的11所大学图书馆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
  西方国家大学图书馆中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如提供给读者一个合作、学习和创造知识的舒适环境,有大量的馆藏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与设备,而且读者可从图书馆员、电脑专家中获取最新技术和专业帮助。在图书馆内的物理环境建设上,除了对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建设外,还结合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在讨论室,休闲室上,其美观,舒适的设计风格,也增加了图书馆特点与对读者的吸引力,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中国的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方面起步较晚。在物理空间上,属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区域(讨论区;多媒体区;视听区;参考咨询区)都有建设,但是在虚拟空间上,电子资源与国外大学图书馆相比,数目较少,种类不多。
  因此作者建议,我国大学图书馆在对图书馆的建设应结合自身学校的情况,在物理空间及虚拟空间上,符合校内师生的具体需求。在物理空间上,大学图书馆应摆脱以往“安静学习”的主调,除了讨论室、研讨室等讨论区域外,还要设置公共自习区,允许读者进行小声讨论。使大学图书馆成为促进读者进行面对面学习交流、互动合作、研究创新和社交的个性化空间。注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购置种类不一的家具,可以增加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
  在虚拟空间上,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一个便捷的虚拟空间,包括:1)建设图书馆电子图书库,实现实体书电子化,增添图书馆可使用的数据库种类,满足不同读者科研学习的需求,可通过图书馆间的馆际合作,共同购买电子资源,在同一组织中,避免重复购买同一资源,以减少资金浪费;2)建设图书馆VPN,使读者能在馆外,直接通过VPN账号,链接进入图书馆主页,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3)提供电子信息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育培训、IT技术支持服务;4)适时更新馆内硬件设施及软件,提供给读者最优质的虚拟空间使用;5)在电子资源的增设方面,要注重多方面购买,而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库、电子书类资源,可以增加音像类资源的购买(EWW150807Gs)。
  另外,与建立大型的信息共享空间相比,将学科服务与信息共享空间相融合而形成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更容易实行。中国的大学图书馆比较注重学科服务,不少图书馆还设立学科馆员这一职务,因此尚未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院校的情况,建立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或是以信息共享空间为理念的服务模式。
备注:文中提高的11所大学即为斯坦福大学、悉尼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台湾中兴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文/千人智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7 15:59: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0-14 14:16:42
感谢楼主慷慨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