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前,必须要选好项目。但是项目江湖中尔虞我诈的事情太多了,而草根投资者大多数是初创业者,应付这些骗子颇为吃力,下面本刊记者结合多年的实战经验,为投资者介绍一些实战经验,希望可以对投资者挑选项目有所帮助!
实地考察不要忽视细节
很多投资者表示,我实地去考察项目,这样还能被骗?答案可能会让您很失望,您真的很可能就会被骗。因为现在很多骗子都会通过租赁厂房,短期雇佣大量工人,甚至租赁整个加工厂(包含场地和工人),向考察的投资者彰显实力。所以你去实地考察的时候,根本无法发现猫腻。
笔者教您的方法很简单,一是,记住地址,来一个二次考察,这次不通知对方,而且一定要在正常工作日的下班点去蹲守,看看厂里有无大量工人下班;二是,有机会可以偷偷和厂里工人聊聊,工厂老板是谁,是否是你要合作的人;三是,查看整个厂房的工业废料,一家生意红火的工厂每天都会有大量工业废料,反之就没有;四是,查看进出工厂的物流汽车,如果一家工厂号称生意好,但是没有货运卡车进出,您认为这会是真的吗?
关注运营时间是关键
投资者一定要注意项目方的运营时间,通常情况下一家骗子公司从建立到倒闭通常不会超过2年的时间,中间流程如下,前三个月准备期(如购买设备、租办公室、注册);3-12个月时开始大肆做广告宣传,并开始陆续招商;12-18个月时,有投资者开始投诉,项目方会采取拖延策略;18个月以后,项目方开始筹备倒闭事宜。所以投资者选择合作的项目方时,首先看它运营时间是否超过2年,甚至更长,而且中间没有变更过名字(即注册地点一样,但是公司名称变了),最好再调查一下,项目方在工商部门是否有相关投诉,记住调查的是注册地点的公司是否有投诉,不要只调查公司名称,因为骗子会更改公司名称。
咨询电话难查固话要小心
投资者与项目方联系时,一定要注意所拨打的电话是否固定电话,如果只有手机或者“400”电话,投资者要小心了。
一般情况下,经营者到工商部门注册公司时,一定要留下固定电话,避免皮包公司的出现。另外,因为现在各大运营商管理有漏洞,市场中“黑卡”(即没有实名登记的电话卡)很多,骗子们可以轻易购买到电话卡,然后行骗。等到骗的差不多了,将电话卡一扔,连警察都难以找到他们。而安装固定电话时,是要留下个人信息,即使骗子们要盗用别人信息,成本较高,不划算,也危险。
这里并不是说“400”电话都是骗子,只不过“400”电话是一个与114一样的服务台,它并不是企业的电话,而是企业雇佣的接线员,这就容易产生猫腻,需要投资者多加小心。
重点核查项目方登记的地址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实地考察也是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们是不愿意实地考察的。这也没有关系,笔者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重点核查项目方登记的地址。
现在几乎所有项目方在招商过程中不仅会透露电话信息,还会透露公司所在地信息,对于骗子而言就是为了将局做得更真。所以投资者只需要通过网络中的百度地图查询这个地址,如果上面显示是企业信息,骗子的几率不大,如果没有任何显示,就需要小心了,至少说明这家企业的实力不够大。
另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地图进行查找,由于智能手机的地图都是卫星链接,获取的信息要比百度地图更加精准,基本上能判断出对方刊登的地址是否是真实的。比如,对方表示自己的厂址是某地方,而您一查,这个所谓的厂址可能是某会展中心,那么说明对方是骗子的几率很大。
媒体是你的“照妖镜”
任何骗子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软肋就是怕媒体曝光。道理很简单,骗子们一旦被媒体曝光,他们就无法继续行骗了。所以投资者在考察项目时,可以有意无意透露出自己与项目方所处区域的知名媒体十分熟识,去“诈一诈”项目方的真伪。如果项目方听完投资者的介绍,依然一如既往地与你们讨论合作事宜,只能说明两个结果,一是项目是真实的,他们不怕媒体曝光;二是他们已经搞掂了当地所有媒体关系,有能力压住负面报道,不过后者的几率很低。反之项目方开始在交谈中设立各种各样的门槛,与之前“忽悠”投资者的内容大相径庭,有些故意为难投资者的意味,说明对方是骗子的几率很大,他们希望投资者自己知难而退,否则一旦投资者上当受骗,将他们曝光,他们就无人可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