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8月11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这篇声明的核心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后会跟随上一交易日的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而定。这是人民币汇率机制自2005年汇改以来最重要的改革,可被称作“新汇改”。在此次新汇改声明发布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立刻贬值,11、12两日跌逾3%,三日贬值达4.66%,并带动澳元、新台币、新元等货币兑美元明显贬值。
大家不禁要问,中间价报价改革是如何运作的?又为何会给全球汇市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小编简单的介绍一下。
1.什么是中间价?
所谓汇率中间价,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天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发布的一个参考汇价。根据规定,每天的外汇市场交易只能在中间价附近一个给定的汇价范围内进行。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内波动幅度是中间价上下2%。这意味着每一笔人民币兑美元的汇兑交易成交价格都不能偏离中间价超过2%,否则交易无法执行。因此,设定了汇率中间价,也就定下市场汇率的大致范围。
根据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产品指引(外汇市场)》,汇率中间价应当是每日交易之前,全部做市商报价去掉最高和最低后的一个加权平均价格。这是在国际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市场定价方式。因此,理论上来说汇率中间价应当是一个市场价格。
2.中间价报价方式变化为什么重要?
按照理论,人民币的中间价应该是一个市场价格,而这次汇改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中间价与市场价格的偏差。从而促进市场化。
观察我国这几年中间价的实际运行状态,中间价更像是一个官定的汇率。如果是市场价格,因为市场的理性,其报价应该具有连续性。也就是说,每天开市的价格应当接近上一日的收市价格。但在现实中,我国确定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却经常与上一交易日汇率收盘价有较大偏差。在2012年年末,还曾出现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十多日“涨停”(升值幅度触及日内波动上限),汇率中间价却纹丝不动的现象。由此可见,市场价格并不是决定汇率中间价的决定性因素,充其量也就只是参考因素之一。人民币的中间价更多是由央行把控的。因此,汇率中间价更多的被视为央行汇率政策的信号,因此政策因素对汇市的交易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力很大,而市场力量因素相对减弱。这是不利于汇率市场化的。这也成为了IMF对于人民币想加入SDR的最大顾虑所在。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表示,选择这个时候调整中间价改革,与7月信贷数据意外跳升有关,7月份是普遍货币增长的传统小月,但今年7月份M2比6月份跳升了1.5个百分点,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了1.61万亿。一段时间流动性的宽松促进了货币信贷的偏快增长,从而影响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所以,这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方式的变化非常重要。在央行的声明中,专门说到设定中间价时会“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这表明汇率收盘价与中间价之间连续性会大幅增强,中间价将更多地由市场力量所决定。
当然这样的央行也失去了中间价调控手段,只能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如在外汇市场上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来稳定汇率。而这样做则会减少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所以,央行势必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方式给金融市场补充流动性。汇市也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By:FDT金融创新工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中国央行提前为美国加息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