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389 0
2015-10-13

  

播音主持专业教程:播音中共鸣控制的练习

  来源:播音主持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越在嘈杂的地方,我们说话越大声,结果声嘶力竭,自己的嗓子被弄得非常疲惫。其实在训练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为了让别人都能听到我们说的内容,尤其人多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就提高了音调嗓门,不久就有“失声”的感觉。

  其实在播音中,好的用声者,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和运动上面。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润饰在音色上,使声音圆润、优美。如果共鸣器官进行科学地调节,就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

  朗读的发声中,多采用中声区(平时说话时你感觉最舒服的状态),而中声区主要形成于口腔上下,这就决定了用声的共鸣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鸣为主。在这里我稍微提一下共鸣腔。一般提到的共鸣腔有头腔、鼻腔、口腔、胸腔,这四个共鸣腔最基本。声乐学习中还有提到腹腔共鸣,不过有些人不赞同这个提法。

  除了口腔共鸣为主之外,胸腔共鸣是基础,可以加多一点,如果有高音的时候,增加呼吸量,发挥一点鼻腔、头腔的作用更好。

  要想声音圆润集中,需要改变口腔共鸣条件。发音时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提颧肌、颊肌、笑肌,在共同运动时,嘴角上提。可以通过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感觉体会喉部、舌根、下巴放松,这时的口腔共鸣会加大。在打开口腔的时候,同时注意唇的收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