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2388 6
2008-12-10

一个中等偏小型的“低压电气保护器”生产厂家,在采购生产原材料时,应该如何对采购人员实施内控呢?我想杜邦的那一套(比如每月都派三个人同时采购,三个月后谁采购费用最多的淘汰)在这个公司并不适合,因为成本比较大(比如多增加的差旅费用什么的),吃不消。那么大家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呢?最好能详细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10 18:22:00

金额比较大呢,还是由公司来直接操作招投标。公司如果有办公室的话,金额不算大,由需求部门提出需求,再由负责采购部门与需求部门(有条件再加上财务)一同负责采购询价并签订协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2 00:45:00
该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所以只有一个需求部门,而且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防止采购人员收回扣损害公司利益,能不能设计一个好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2 12:50:00
希望大家都来出谋划策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4 19:23:00

确定几个固定的供货商,生产经理发需求单(1式3联) 1份发采购部 1份发财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09:50:00
楼主对内控还不是很敏感,要不就是几方共同询价、定价,询定价过程的公开也就达到了监督的目的。或者就是由公司直接来指定几个供应商,几个业务员分别负责这几个供应商的商谈并定期进行轮换负责各个供应商。内控只是预防的一个控制流程程序,并不是就一定能彻底杜绝这种现象的,只是将风险降到可接受就是可以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