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11-11 14:41:15
ldjdkj 发表于 2015-11-11 13:56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理论的生命之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2 20:44:48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3 09:18:05
第一条就错了:“和政治经济学追求通过现象看非观察的本质不同,庸俗经济学满足于描述现象,……”

马克思用企业的机器折旧法证明机器不能创造价值,就是“满足于描述现象”。

马克思:

根据经验可以知道,一种劳动资料,例如某种机器,平均能用多少时间。假定这种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只能持续6天,那末它平均每个工作日丧失它的使用价值的1/6,因而把它的价值的1/6转给每天的产品。一切劳动资料的损耗,例如它们的使用价值每天的损失,以及它们的价值每天往产品上相应的转移,都是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的。这十分清楚地表明,生产资料转给产品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在劳动过程中因本身的使用价值的消灭而丧失的价值。(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0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3 10:53:54
机器或者任何死劳动本身不创造价值,这不仅是价值的定义所阐明了的,而且也是实践所证明了的。
机器或者任何工具本身只能转移其价值,这一点不能在现象中被观察到:我们观察不到一台织布机如何将其零件部分通过棉纱来变成布匹。这上面丝毫没有任何物理的或者化学的作用反应。反而,棉纱变成布匹恰恰是通过织布机来完成转换的。
问题恰恰在于,庸俗经济学只能看到棉纱通过织布机来变成布匹这一物质形态的变化,但却看不到织布机通过棉纱变成布匹来完成价值转移。
只看到物质形态的变化而看不到价值形态的变化恰恰是庸俗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所在,而物质形态的变化是可以通过现象观察到的,价值形态的变化不通过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中抽象出价值来决不可能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3 11:04:26
这里一个最最简单的节点:
假定制作一把斧子耗时一天,如果一个樵夫要卖斧子给另一个樵夫以因为这把斧子而提供的砍柴量,另一个樵夫就绝对不会接受而宁可自己制作一把斧子。
这里可以进行另一种庸俗的假定,就是,另一个樵夫不知道如何制作斧子,这是可能的,但当砍柴的人数足够多,历史足够长,没有什么斧子是不能被替代的,当锯子出现后,斧子甚至被淘汰了,因为锯子甚至可以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提供获取柴木的劳动以更大的效率。但是锯子的交换价值绝对不会超过其所提供的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13 14:16:01
Rousseau 发表于 2015-11-13 11:04
这里一个最最简单的节点:
假定制作一把斧子耗时一天,如果一个樵夫要卖斧子给另一个樵夫以因为这把斧子而 ...




马克思先得出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在这个逻辑基础上,顺理成章,展开这一逻辑,才说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

大鹏鹏、老黄,应该搞清楚逻辑关系。不能本末倒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