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行为经济学上的“锚定效应”来解释先提价再降价的现象。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一般在购买时,很多人都会提前把货物加入购物车,这一提前看到的价格是被提升的,在我们心里形成一个锚点,11日降价,我们心理上就会觉得很便宜。
即使我们没有提前把货物放在购物车,“五折”这个吓人的折扣让我们自动把原价作为心理锚点,给我们很大的冲击,这让我们忽视了很多商品日常价格就是五六折,双11当天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折扣,甚至很多商品还涨价了。
我昨晚凌晨用比价插件测试了很多商品,很多冬衣都维持在日常价格范围内或有小幅降低,只有极少数几件能降低几十甚至上百元。倒是很多书的价格下降幅度不错。这一比价工具把先前将近一年的价格画成折线,消除了锚定效应,是我们做出理性决策的好帮手。
很好的讨论,支持长风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