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13 2
2008-12-21
谈中国,如果在目前工厂纷纷倒闭下,工人没有回乡耕田的选择,骚动很可能出现了。我说过可能出现治安问题,今天开始明显,不幸言中矣。

几天前一位朋友说听到最近的回乡客是「搬家式」的消息,我认为严重,立刻请几位找寻消息出处。找到了,是十二月十二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的引言云:「『最近客流量没有明显增加,但和往年不同的是,那些大包小包的搬家式旅客明显多了,感觉就像是搬回家一样。』昨天下午,东莞市汽车东站业务部主任这样说。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东莞市区的另外两大客运站内,由于客运班车行李舱爆满,有的车站不得不为行李开辟货运通道,人、家当分批回家。」报道内容说不少旅客看来是举家搬迁,带着冰箱、电视、家具厨具等。

上述现象有三个不可漠视的经济含意。一、这些回乡客是不打算在可见的将来再到工业区谋生的了。他们显然看不到有转机。不知何日君再来也。二、这些回乡客不是身无长物的低等工人,不是由老板提供食宿那类。不富有,但有家当,其中不少看来是成家立室了的。换言之,这批人不是打散工之众。三、上面两个含意带来最重要的第三个: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转变,可以看为经济转型,但与北京意图的转型刚好相反,不妙也。

当我在《新劳动法别无选择》一文内提到自己认为不可能错的推论——中国的发展焦点要放在增加最低下阶层的自力更生机会——可不是因为同情穷人才这样说。同情穷人是情感上的价值观,人类一般有,我不例外,但推论是科学,与情感无关。说先天或后天遇到不幸而不能工作的人我们要照顾,是价值观,但说可以工作的,因为他们穷而补贴他们,经济不容易发展上去,却是科学。中国的人均资源太少,贫困的人口太多,在局限上是没有条件学人家搞什么福利经济的,更没有条件学人家搞什么劳动法。没有任何经济理论支持着任何劳动法例会帮助最贫困的人,而这些日子见到的,是劳动法的反效果明确。推断这些反效果是科学,一年前我就推得一清二楚,一丝不差也。

也是从经济科学的分析衡量,我们不容易反对北京补贴穷苦人家的知识教育,因为只要办得好,知识教育给社会带来的回报,可以高出补贴的成本。我们因而不容易反对在农村补贴孩子教育,或在工业区补贴夜校教育成年工人。再从科学分析衡量,如果工人自己选择,每星期工作与求学一百个小时(美国去年约束医生工作的时间上限,我的儿子反对)没有什么不妥:选择理论是这样说的。

国家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我不反对;不少人跟着提出要搞经济转型,争取工业科技的提升,我也不反对。但我们要问:提升科技产出的转型,在中国面对的资源局限下,要怎样处理才对呢?经济分析的答案,又是要从低下阶层作焦点做起,因为在中国面对的局限下,上层的发达一定要由下层推上去。中国的局限说,高科技的工业,没有低科技在下面支撑着,会下降,或科技的增长会缓慢下来。理论与历史的经验都这样说。篇幅所限,我要在另一篇文章才细说。

这里要赶先指出的,是目前美国的经济困境正在扩大,何时方休无从估计,而其它先进之邦也极麻烦。中国目前的形势是地球上比较好的。急于处理的问题,是如果先进之邦继续恶化,中国早晚不能自保。外间怎么样中国可以帮助的不多,但中国本身有不少对经济不利的政策,急速地撤销或清除对自己肯定有助。这就是我在三篇《多难登临录》提出过的八项,全部针对鼓励「内供」。解释过不反对提早及加速公共措施项目,但这些是鼓励「内需」。北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把人民及市场对前景的恶性预期扭转过来。不太难,因为这恶性预期目前在中国还不太恶。重心问题是:鼓励内需不容易改变这预期,鼓励内供远为容易。三十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到四十年代终于脱身,不是因为政府大花钱鼓励内需,而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没有多少时间了。纵观西方的应对与专家的言论,再来一次海啸的机会不能低估。中国撤销对经济不良的政策早晚也应该做,立刻做不可能错。中国只要能稳定自己的经济,因为是大国,对整个地球有稳定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1 13:43:00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2 06:16:00
新劳动法的危害实在不浅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