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客观上看,中国消费不足而储蓄过剩的失衡格局、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脱节、股票市场难以分红的现象、银行在金融结构中比例大于股票市场等问题都与国企改革问题有关;与苏东国家的“休克式改革”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的国企改革采用的是“渐进式改革”;这在避免剧烈通货膨胀与国有资产流失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将国企改革问题长期遗留下来。
国企改革问题是转型经济体所要面临的重要难题。与市场经济的经济体不同,中国等转型国家的国有企业所追求的不是企业的股票价值最大化,而是规模的最大化;而且与遵循市场经济的经济体中企业归居民所有不同,转型经济体的国有企业归ZF所有;最终,目标不同将导致处于转型经济的中国形成大量储蓄,而居民则消费不足,进而造成国内经济失衡;中国的金融体系,从建立之初,即是为了国有企业改革服务,银行利率长期不能市场化、股票市场的重建则更是为了扶持没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一般而言效益不高,导致股票市场难以分红,因此股票难以长期持有,中国股票市场投机现象严重。
在当前中国经济体系中,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金融体系的支持,即融资难问题;根本原因是支持国有企业的大银行与股票市场的金融结构与中小企业所需要的中小银行金融结构难以匹配;这样一来,央行通过降息降准释放的流动性,难以通过配置到中小企业而流入实体经济,进而导致“金融服务于金融本身”;最终的结果是金融市场泡沫急剧,加大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2015年中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即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进而剥离没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中国金融结构,加快中小银行建设,使其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使其进一步为实体经济服务。国企改革至关重要。
感谢师兄分享的“国企改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