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汉默许(Daniel Hamermesh)对相貌问题进行过研究,汉默许发现,外表漂亮的人和丑陋的人之间存在着工资差异。女性中这一差异为9%,男性为14%。我们一般认为,外貌于女人比男人似乎更重要,但汉默许却颠覆了我们的直觉,指出英俊男人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对300个行业的抽查分析表明,漂亮男人比相貌平平的男人收入多5%,而丑陋的男人比一般的男人的收入低9%。这确实是一项有趣的结论。”——男性本来就应该重视“外在视觉因素”,可参考自然界,美丽、强壮、具有群体权威型,甚至寿命更长的,多是男性、雄性。

PS,不过,说真的,不涉及年龄因素,女性中所谓“丑陋者”其实少之又少,而男性中所谓“长得有点小帅者”,其实大多没法看,真正“英俊者”比例远远小于“女性中真正美女的比例”。从经济学最基本的稀缺定价的规律(越稀缺定价/心理评判的溢价越高),外貌英俊的男士在职场中获取一定优势地位是公平的。
再PS下,再延伸一些来看,作为劳动力要素的实体载体/职场雇员的个体,英俊男士们的成长和塑造的社会经济成本要远远高于“其他人”(包括大多数女士以及一般相貌水平的男士)[titter]。即使不考虑“其前一代人”的投入成本(一般而言,母亲外貌漂亮有利于儿子传承显性基因,比如外貌,比如身高,等等),在当下的中国,尤其是最近近40年里,仅仅是男孩子的抚育成本,往往高于同时代女孩子的数倍。同时,“4-2-1”的家庭结构中,男孩子获得关注、期许、性别认同和推崇,也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女孩子。而那些形貌俊秀的男孩子,在物质生活、教育、精神世界等方面,往往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社会关爱,推崇,甚至是“FANS追逐”。O(∩_∩)O~ 显然,即使是纯经济成本分析,相貌英俊的职场人士获得更多机会,是公平的。

[em17][t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