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5-11-30 15:22:07
回眸明天 发表于 2015-11-30 15:07
那数据怎么算出来的啊~~  目前的问题是城镇化不是户口上的城镇化,同时也要相同的公民待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30 20:04:33
这篇文章的作者好象并不是很懂经济,他需要首先搞清楚一系列数据:
1、目前中国已建成和已动工建设的房地产已经可以满足11——12亿人口到城市居住,也就是中国已经把今后十年的房子已经造好了。
2、人口集聚是跟着产业走的,产业集聚在什么地方,人口也集聚在什么地方,这是客观规律。
3、目前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矛盾,加大投资意味着扩大这个矛盾,加重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4 17:15:11
此贴的观点与林毅夫的一个观点太象了。又一个保中国几十年高速发展的建议。但林毅夫说的条件现在还存在,中国的经济却已经破7%,而且下行的压力还未解除。
本帖关于城镇化的潜力是存在的,但解决不了本帖认为能解决的问题。“生产过剩”是财富所有者的消费过剩,别人即使需要消费,也消费不了属于他的他消费不了的消费过剩的财富。详细请参见《“生产过剩”与“债务危机”解》系列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4 17:30:50
中国的城镇化,不能采用历史上英国“圈地运动”那样强制的方法。它应该是自然的演进过程。是先有城镇的经济发展,吸引农民进入城镇做工像当年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工进城那样,靠比较经济优势自动完成。就是说,农民进城打工比在农村种地收入高。可惜,高房价及僵死的户籍政策没有能够使他们在城市安家,成为城镇市民,完成城镇化。可现实是城镇自身的发展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无法吸引农民进城。
城镇化的目标固然诱人,切实可行的城镇化路径才能将诱人的前景变成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