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认为,企业管理和经营能力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谁也不能说一些民营企业家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就没有积累自身的经验,甚至说他们对自身的企业发展更有发言权。
以前,经济学家认为民营企业当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成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本人认为原因在于在没有资本市场介入时,谁控制企业的具体经营权,谁就真正控制着企业,企业中只有经理,没有董事,任何事经理说了算。民营企业家失去了经理的位置,就以为这权力和利益,甚至是自己一生的追求的放弃,因此民营企业家绝不放弃自己的经营权利。在资本市场介入的今天,民营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完全可以通过企业上市,将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当然做为企业的创始人将拥有相当份额的股份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使民营企业家提前回收成本和利益,还可以进一步长期控制企业,工作压力大幅降低,我想这是每一位民营企业家所希望的。
因此,我们不能说民营企业家本身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步履艰难呢?
本人认为主要是国家政策的问题,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但国家抓大放小的宏观政策导致大量资源迅速集中到少数超大型企业手中,如特大国企可以通过政治方式免去沉重的银行贷款负担,并受到银行的特别优待,在金融市场上也处于优势地位。等等这些使得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资源缺乏,资金不足,市场不开放,在这些问题面前,又如何探讨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呢?
国家对大型国企是这样,对待外资也是优惠多多,如一些地方的各种土地免费使用,税收减免,政策倾斜等。而民营企业也没有获得这些好处,那可以想象,面对本身实力就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有无任何优势可言,那只有采取间接竞争策略(做小企业,准备随时调整经营策略,满足较小的细分市场)。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加入WTO,我们必须振兴民族企业,而且民族企业不仅仅是那些关系国家命脉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更多的是关注民营中小企业,因为他们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是我们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