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9-3-2 08:11:00
这家伙基本上所有的文章都是一稿多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 13:00:00
呵呵,真烂啊,12投中,没一个象样的期刊。真丢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 20:07:00

我认识李老师,是我读本科时候的西方经济学老师。

我只想把这个事实情况说清楚,因为这篇文章署名的第二作者是我的朋友。

其他的由大家自己评论去吧,该骂的骂,该批的批,随便怎样。

这篇文章说实话,是我朋友写的,中途他的导师有稍作修改,提了些意见。

但投稿确实我的朋友自己投的,导师并不知情。其实现在这种一稿多投的情况很普遍的,因为我现在的学校也要发

文章,我怕发不出去,也曾经一稿多投,只是我朋友运气比较好或者导师的名气起了作用,全部都中了,而且都没

要版面费,均是免费,据说还有一个杂志给了稿费,不过没收到。

我觉得这件事情导师有责任,我朋友也有责任,一,导师在学生投稿时,没有嘱咐其相关事项,没尽到做导师的责

任;二,我朋友不该一稿多投;三,即使一稿多投,在一个杂志社同意刊登之后,其他的杂志社再联系要刊登时,

应该拒绝,而不是任其发表。

希望通过这件事情,吸取教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 20:11:00
这件事就算了吧,比李副院长的情况严重很多的情况有很多很多,这件事已经很明了,我认为谈论的意义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27 23:38:00

不值得如此关注

比起大师们的抄袭造假,这事不值得大家这么关注。毕竟都是些不入流的期刊,也许是作者的学生迫于毕业压力一时情急多投了几个地方,又碰巧运气好都接收发表了。我想这些期刊当时根本没跟通讯作者联系就直接发了,要不作者也不会蠢到这个程度吧?大家还是多关注浙大论文造假、上海交大芯片造假、科学院院士论文抄袭造假之类的“大作”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7 23:58: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0 13:28:00
不用看,十有八九是他的研究生挂名搞的,一个教授发一这样水平的文章,没有一篇是核心或CSSCI的,还要去一稿多投,至于吗?更何况这样一稿多投也没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0 13:34:00
呵呵,这样的事情看得多了,很多学校都有过吧。从发的杂志的档次来看应该是学生发的,作为一个教授,又是个领导,而且主持过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看不出在这样的杂志上发文章对他有什么好处,一定是他的学生为了应付毕业以老师的名义发的,我们更应该谴责这个学生的行为,当然老师也有管理不严的问题,作为导师确实应该严格管理自己的学生,不能让学生给自己丢人,不能让他们以老师的名义招摇撞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0 13:35:00
支持一下,这样的分析还是比较理性的,还是懂得学校的潜规则的!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1 22:32:00

李老师最好

我是李老师现在的学生,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论文的事情,根本不关他的事。他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老师!他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31 22:34:00

我是李老师的学生,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论文的事不关他的事,他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3 10:17:00

    李老师把关不严,确实有责任.但关键是那学生,一点职业操守都没有.一个杂志采用了确实不要答应第二个杂志再登.          

    另一方面,很多人站着说话不腰痛,现在学校老师压力也很大,请大家宽容一些吧.还有,个人的事也不要把学校扯进去,请不要对学校横加指责.浙大出了点事我们也不能认为浙大学校是差学校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3 10:23:00
杂志档次一般,文章档次更低,人的档次就更没法说了。为湖南人民争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3 10:37:00
以下是引用didigaga在2009-3-31 22:32:00的发言:

我是李老师现在的学生,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论文的事情,根本不关他的事。他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老师!他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太肉麻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0 08:52:00
楼主估计是牛人,投稿的时候也只投《经济研究》,而且一投就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0 08:56:00

这不过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只不过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炒作,为这事来推理李老师的人品及学校的好坏,是不是太过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0 11:53:00

    不是因为某某导师的人很好,就可以推卸一稿多投的责任,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的学生,也好让这人的导师和学生都受到一点教训。不然的话,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推卸到学生的身上,这样的导师又有什么用?

    部分人现在开始为某某导师开始开脱了,至少应该由学校追究导师失责,学生严重违反学术道德的责任。现在很大一部分导师不过就是一年见学生一次,根本上就不担当指导学生的责任,还在那里自吹“指导研究生XX名,已毕业XX名”,这样的人也是导师吗?

    我们的学生也在纵容这样的导师的存在,出现这样的事情,竟然还有人替他辩护,难道不应该反思吗?难道我们的导师不应该承担他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0 11:59: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0 21:31:00

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同时或者先后发给不同的出版社或其他媒体,即多次使用同一作品的行为,是著作权法赋予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当今网络时代,不准一稿多投是落后文化,势必影响信息传达。现阶段,是应该根据新形势制定新用稿原则的时候了。
  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 法律无明文禁止一稿多投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关于例如“对一稿多投的稿件一经发现,不发稿酬”的声明,这让笔者不明白,既然录用了人家的作品几已经证明了该作品符合出版和报道宗旨,并以发表的方式肯定了作品的优劣,即接受了作者关于发表的授权,就应该给予稿酬。实际这种声明类似于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其法律效力是要质疑的。《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当事人地位平等,合同订立必须遵循自愿公平原则,其中还特别强调,“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因此,此声明只是一种行规,违反了法律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规定。
  从权利和义务一致的法律原则上认识这一问题,我认为,既然出版机构有权利对一些好的作品多次反复再版,作者自己就更应该有权一稿多投。甚至还可以反过来,只有在法律肯定作者有权一稿多投的前提下,才能赋予出版机构再版的权利。
  (二)编辑期普遍较长,作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现在多数报刊包括某些网站都规定:来稿一律不退,愈三个月未见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不能及时收到编辑的确认信件也是导致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学术论文并没有很强的时效性,一篇稿件上半年可以发,下半年也可以发,但对于一些时效性很强的(如杂文、评论)的稿件,如果投出去后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别说三个月就是拖三天,恐怕也会成为明日黄花。作者的心血也因为“过期”而作废。所以,无奈之下,大多数作者被迫选择一稿多投,不是故意想多挣些稿费,而仅仅是希望把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稿件发表出来而已。
  (三)中国的学术评议制度和渗透在学术界的“关于人情”风气
  相信包括各编辑人员在内的“文人”,都有过面临晋升职称、教授、拿学位等要发文章的经历。以教育界为例,研究生博士生的顺利毕业,其中一个主要的条件就是论文的发表。试想,中国的博士三年毕业的大有人在(至少四年基本上都可以毕业),手头没有6、7篇文章不能毕业。屈指可数的几家省级、国家级刊物成了文人争夺的战地。在这种制度下,一稿多投既然可以极大的提高论文产出,又怎么能不受学生老师们的“厚爱”呢?
  另外,由此产生的学术腐败同样逼迫着多数作者一稿多投。许多教授导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学术圈子”,也大都担着某某杂志报刊的主编、编委,发文章毫无障碍。那么,对于大部分“硬关系”的导师、学生,就不得不选择一稿多投这个终南捷径,希望“大面积播种,总有一个地方开花”。坏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更坏,也会使好人变坏,打击个别人的学术腐败,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建立健全一个好的学术监督和评议制度,否则其结果就如我们政府的每一场反腐败斗争---斗争越严,腐败分子却越多。
  (四)编辑及媒体的不负责任
  首先,对于一篇好的作品,媒体之间会频繁转载,而极少会主动付费给作者。出版社拥有无数次的使用权,而相反的作者只有一次,面对“不能一稿多投”的行规,作者的权利又在哪里?难道就在于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全国乃至全世界未经许可使用自己作品的事实,然后再到法院去索赔?孤身一人的作者面对众多的出版机构显得苍白无力。与其被多家报刊转载而得不到权益保障,到不如自己一开始就一稿多投,这无疑是很多作者一致的想法。所以,要解决一稿多投的问题上,除了一味的谴责作者,要求作者自律之外,媒体同样应该自律。在刊登和转载文章时,做到充分尊重作者的权益,及时主动的给予联系和付款。
  第二,作为报刊、杂志的编辑,如果无法防止作者一稿多投,那至少可以防止一稿多发。一篇稿件的出笼,往往要经过好几个编辑的手,只要每个人都经常关注和浏览别家报刊的文章,防止一稿多发就不是难事。况且,也有益于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22:02:06
是人都知道,这不关李院长的事,谁愿意帮石头砸自己的脚啊,真笨
李院长的人品我最清楚,能力更是人上人,好好想想吧,地球人都知道,这里面绝对有人搞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9 23:27:12
samuel531 发表于 2009-1-14 13:21
顶上去!把他搞臭!
你的用心这么险恶啊?!无语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0:12:23
已成实事,一稿多发,作者最好能够出面道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0:29:00
其实吧 咳 哪有什么其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0:35:31
很多时候不是由人做决定的,如果论文的发表不讲数量而是讲质量的话,也不会造成一稿多投的现象。国外很多大学教授发表几十年的论文的数量还比不上中国一些教授一年的发表,形式主义在中国真的很泛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1:08:20
一稿多投可以,多发就不地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3:48:21
有些道理,是该反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3:48:59
有些道理,是该反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3:49:38
有些道理,是该反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3:50:16
有些道理,是该反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3:50:33
有些道理,是该反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3:50:54
有些道理,是该反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13:51:45
有些道理,是该反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