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72 3
2009-01-24
亚洲的三大经济增长引擎──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因美国和欧洲市场对其出口产品的需求出现萎缩而增长乏力,也没有什么迹象显示中国的消费需求会迎来一波显著增长,而人们原本希望这样一轮增长能帮助世界经济渡过难关。

仅仅一年时间,这场金融危机就使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下降了一半:中国政府周四宣布,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全年GDP则比上年增长9%。而中国2007年的GDP增幅则高达13%。

中国政府刺激国内消费的努力可谓出师不利,一方面是全球黯淡的经济环境使人更加不敢敞开消费,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以往重企业投资而轻个人消费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未消退。

中国增长放缓已开始打击到邻国的经济,近年来中国对这些国家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需求曾使它们获利颇丰。中国的贸易伙伴们都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通过增加进口来支撑世界经济增长,而不要只想着扶持本国的出口行业。

日本的对华出口状况直到不久前还相当不错。但从去年10月起,对华出口发货量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此后降幅一直呈加剧之势。日本财务省(Ministry of Finance)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日本对华出口了价值7,500亿日圆(83.9亿美元)的货物,较上年同期下降36%,降幅比11月份的25%和10月份的0.9%又有提高。

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驻东京的经济学家Akira Maekawa说,虽然大家都知道对华出口正在下降,但降幅之大、下降之快却令人震惊。

韩国经济的放缓程度比许多人预测的都要剧烈,也比政府官员仅仅几周前预计的要严重。韩国央行周四宣布,韩国第四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前一季度收缩了5.6%。

经济萎缩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制造业产出的下滑,这反映出韩国对华出口的低迷,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去年12月,韩国对华出口下降了35%,跌幅大于当月17.9%的总体出口降幅,也大于11月份33%的对华出口降幅。

在经济靠出口拉动的新加坡,2008年第四季度也出现了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新加坡已经向下修正了对2009年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它现在预计本国经济今年将负增长5%。新加坡政府周四也推出了一项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亚洲国家出口到中国的货物中许多是零部件,由它们在华组装成的制成品再被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市场。随着美国进口能力的下降,人们开始寄希望于中国的消费者能够适时“发力”,希望这至少能部门弥补美国进口下降留下的需求缺口。中国消费的回升可能有助于纠正全球经济的失衡局面,世界最大的消费国美国目前正身陷经济衰退。

但从进口和房屋销售等反映中国市场需求的主要指标纷纷大幅下滑看,目前出现的经济减速已经比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要严重。虽然中国一直未公布修正后的历年季度增长率数据,因而无法把目前的经济增长情况与往年作精确比较,但据高盛(Goldman Sachs)估计,中国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是1998年第二季度以来最慢的,高盛估计1998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也是6.8%。

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一样,中国人近来也在担忧未来前景。33岁的Cindy Wang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雇员,她说由于自己的饭碗远不如以往牢靠,因此她现在正努力多存钱、少花钱。她所在公司的大多数客户都是汽车生产商,这些公司为应对销量下滑纷纷削减了广告支出。Cindy Wang说,虽然她工作得很努力,却不知道不久之后自己是否会被解雇。

尽管中国去年的整体零售额增长了21.6%,但许多经济学家却以谨慎眼光看待这一数字,因为零售额中还包括企业和政府采购的那部分,并不只是家庭消费额。

中国的其他一些短期经济指标也不令人鼓舞。自去年8月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标一直呈下降趋势。而自去年4月以来房屋销售每个月都在下降,在过去的5个月中,有4个月汽车销售量呈现下滑。200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也放慢了增长速度,一些经济学家预计,这将对今年的消费增长起到减速作用。

经济学家们预计,中国政府将继续降息以提振经济。然而,虽然自去年10月以来中国已将存款利率下调了近两个百分点,但却未能对支出产生多少提振作用。鉴于存款利率已经在过低水平停留了太长时间,因此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降息与否没有太大区别。

一向喜欢储蓄的中国家庭反而加快了存钱速度。去年12月底时,中国的银行存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与2007年12月份时银行存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8%相比,增幅扩大了许多。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教授埃斯瓦•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没有证据显示减息会降低中国的家庭储蓄率。

经济学家们说,将存、贷款利率保持在低水平是中国一项旨在促进企业投资的中、长期政策。而中国政府去年11月宣布的4万亿元(合5,85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之所以将支出重点放在了基础设施项目上,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开工基础设施项目能使投资非常迅速地融入经济。

中国政府最近几周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将更多关注放在了提振消费上。政府表示,在下周开始的农历新年假期前,将向最贫困的家庭一次性发放一笔现金补助。发放额在90元至180元之间,这对一些受助家庭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数额。此次现金发放的受助人口将达到7,400万。

但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低负债率至少表明,与许多美国家庭相比,他们的财务状况稳固。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最近在一次讲话中说,从中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状况看,他们有非常大的消费潜力。而政府决策部门是否能释放出这一潜力则是中国及其邻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Andrew Batson  http://chinese.wsj.com/gb/20090123/ecb105511.asp?source=whatnews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4 05:45:00
国需要其消费者进行支出。但具体实现这一目标就是另一回事了。

中国长期以来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热潮已经降温。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幅已经回落到了6.8%,远远低于以往的两位数水平。

目前为止北京的反应一直是加大政府支出,主要通过将近6,00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来提振经济。一部分目标也是为了创造就业,抵消工厂裁减的职位。

不过,单是这项计划恐怕还不足以促使中国消费者加大支出,也无法抵消因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滑而造成的用于中国出口业的支出下降。

中国家庭总计持有3.3万亿美元的储蓄,但负债仅为8,350亿美元;在这方面,中国有着与美国相反的问题──美国是家庭债务过多,而中国是储蓄过多。家庭消费占中国GDP的比例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及诸多邻国的水平。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周四指出,中国家庭正开始消耗储蓄以支撑消费。但其他迹象却显示了不同的状况。

中国的零售额增速已经连续六个月出现下滑。这一数据没有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并不被广泛认同;但汽车销量和航空客流量的放缓,加上购物中心人气不足这类非正式的证据,都表明了消费势头不容乐观。

近期来看,消费者信心正受到担心失业和降薪的打击。此外,可能到来的通货紧缩也给支出施加了压力。

较长期来看,由于中国缺乏完善的福利和养老体系,中国民众有理由继续持币观望。

北京正姗姗来迟地作出反应。中国政府近期下调了汽车销售税,并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240亿美元大力发展医疗,这些都是正确的举措。政府还向农村居民提供了财政援助,帮助他们购买更多的家用电器。

中国还下调了银行储蓄利率,不过这一举动在以往收效甚微。2007年的时候,尽管储蓄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中国消费者仍然积极储蓄。

因此,北京还得采取更多措施。下调所得税可能不会有太多效果:许多中国人已经免除了所得税,而其他人则想法逃避纳税。如果中国效仿其他亚洲国家发放购物券的话,尤其是向城镇居民发放,可能会有所受益。

不管采取什么对策,如果中国经济增速要拉回到8%以上轨道的话,解决消费这个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紧迫。中国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至关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08:51:00
在工资不变的基础上,发放购物券,限期购买,连续发12个月,每个月的金额必须花完,否则就作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08:53:00
中国的税收也是很不当的,在一些旅游区,应该对固定工资者少征税,而实际上却实行统一的税率。政策缺乏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