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公共经济学
[推荐]农民工返乡之后:2009年成就业拐点?
楼主
yibsen
1982
1
收藏
2009-01-28
农民工返乡之后:2009年成就业拐点?
2008年底,“农民工返乡潮”一时间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去年底,人保部完成的一份《
金融危机
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四川、河南等10个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数据总计有485万名,占2008年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人保部有官员曾指出,就业的真正挑战将在春节之后到来,“那个时候到底有多少人还会出来打工,才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农民工大量返乡之后的出路在哪?对当前的基层公共治理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人民论坛将在近期陆续推出相关文章,敬请关注。
农民工返乡带来的社会压力不容忽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于建嵘: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经济衰退在中国的表现也愈发明显,按照当前的经济形势预测,返乡农民工还会不断增多,而且春节后有更多的农民工不能出来打工,因为受金融危机波及的城市里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
多年来,我们一直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宏观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大量的农民被吸引到城市里来;而当宏观经济一旦恶化,最先遭受打击的就是农民工,大批农民工被迫回到农村。让农村成为城市经济荣枯的蓄水池,对农村和农民而言是不公平的。
这一次农民工返乡带回来的不仅是就业压力,可能更多的是潜在的社会压力。农民工返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收入的减少,由于农民工没有失业保险,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没有,所以还要在“一亩三分地”上讨生活。虽然大部分农民工在家乡多少还有一点土地,短期内他们的基本生计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是如果较长时期内经济和社会状况没有得到改观的话,对输出地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可能将是一种挑战。
这些农民工虽然还不至于成为“新流民”,但是其中的一部分成为“新闲民”是肯定的,闲下来,没有工作,没有事做,总有人会自己琢磨点别的事做,尤其是对一些失去土地的返乡农民工,他们已经脱离土地多年,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可能会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潜在的威胁。此外,农民工返乡过程中,滞留在城市的一部分人也是需要注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很多人宁可在城市失业也不回农村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工返乡只是把问题带回了农村,而没有真正解决掉,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社会政治问题。
“返乡流”是否成为社会问题,还有待观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 朱 敏:追根溯源,本次“回流”可以说是经济周期性回调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双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首先是经济周期性调整:前几年增长非常快,带动了对农民工的需求,近几年外部需求降低,用工需求下降。其次,中国在工业化初期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近年来在资源瓶颈约束之下,要求企业节能减排,并需要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由此带来的可能是结构性失业,本次农民工回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结构性失业的结果。
具体今年春节之后情况怎样,还是应当从导致农民工返乡的原因上去寻找:将来世界经济能否有效复苏,中国经济体发展前景怎么样,都直接影响着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因为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有70%—80%集中在沿海地区,而这些地方产业的特点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以出口为导向,用工需求和国内经济周期关系不大,反而和国际经济周期有很大关系。所以明年的农民工能否回流,直接受到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不过总体来说,农民工返乡是否成为一项重大社会性问题,还有待于观察。
防止出现“盲目流动”
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昌平:笔者认为2009年也许是一个转折年,这些转变是:由“民工荒”转向“民工难”;由通胀转向通缩;由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方式。
“盲流”曾经是中国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说的是农民没有任何目标的流向城市找工作,在各大城市之间“盲目流动”。2009年,“盲流”这个词也许重新出现在各大媒体之上。
主要的理由如下:首先,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000万左右;其次,沿海出口企业至少会稀出农民工1000万以上;第三,全国大学毕业生历年积累的待业生至少有500万;第四,农机具补贴政策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劳动力会进一步稀出。
今年春节过后,9亿农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农民工”供过于求是很难避免的。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和待业大学生会在各大城市之间“盲流”,部分劳动力在花光盘存后,最终会选择返回农村。
这就对政府产生了严峻考验,笔者认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防止出现大面积的“盲流”,将是政府未来几年的重要任务之一。
扩大农民就业要有新思路、大思路。从短期而言,权宜之计是进一步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在农村农业的就业弹性,也增加农民收入。但大幅提高粮食价格的空间有限,副作用也比较大——不仅会加重城市贫困居民的生活负担,也会带动农民工工资增长,抑止出口型加工业发展,压缩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因此,在国际粮食价格没有大幅上涨之前,大幅提高粮食价格的权宜之计是应该谨慎使用的。
长期而言,增加农民就业和扩大内需,必须要有新思路——农民变城市市民和乡镇居民。为什么农民变市民和居民就可以扩大内需和增加农民就业呢?因为一个农民的消费不到一个城市市民或乡镇居民的1/4。所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城市化和城镇化。
农民市民化,就是农民工变为城市市民,不仅要在城市有自己的住房,还要有平等的市民待遇。农民居民化,就是农民要集中居住到中心镇和中心村,中心镇和中心村的基本
公共服务
要和城市均等化。未来30年,中国每年会有1000多万人进入城市,同时也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返回乡村。这就需要统筹好农民进城和农民工返乡,即以农民市民化和居民化为中心,城市政府以建设“新工人”(农民工)公社为重点——农民工市民化,乡镇政府以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为重点——吸纳返乡农民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呼唤
2009-6-28 14:11:32
从目前的宏观数据看,中国经济已经有了企稳回升的迹象!不过农民工问题仍然需要重点长期研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于建嵘:农民维权抗争集中土地纠纷 土地成农村首要问题
山东统计年鉴2005
[转帖]如何应对农民工“失业潮”?
专家:农民工群体读书时间估计每天连5分钟不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09.10截止)
中国农民需要土地权
户籍制度改革要避免浪漫主义心态——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15年度招聘启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启事
海南菜价高十多年 菜霸揭黑幕
栏目导航
公共经济学
站务与外事
文献求助专区
Hadoop论坛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创新与战略管理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线性回归实战指南 —— 从 ...
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高清pdf版)
AI应用新范式:从工具革命到“超级OS”的演 ...
同心动力携手山西金控,共筑金融企业“以人 ...
R语言实战 机器学习与数据分
蔡定创教授、李云庆院长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
2022年北京冬奥会英语观后感【10篇】
R语言预测实战
瓦尔拉斯方程组及其求解历史
一般均衡证明中的关键人物与全 1 解的关联探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几种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我的文献应助经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